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校园的声景设计就是在整体规划的景观设计中加入声景学的概念,重视声音的价值和意义,从听觉的角度给校园空间增添新的风景,弥补视觉景观的不足,给师生全方位、立体性质地景观去欣赏,来达到丰富景观设计的内容,拓展景观设计的范围。从师生被动的去观赏声景,努力做到声景的设计促使在校师生们主动去发掘、创造声音,来丰富校园的景观环境。 本文首先介绍了声景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界定了特定环境沈阳建筑大学为主要研究范围,以期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声景的较深入的研究。其次是通过对声景中的声音的属性,不同的应用背景对声景进行分类,即从声景的属性进行分类,即时空属性、自然属性、材质属性、人工属性、标志属性、文化属性和时政属性等。然后对影响校园声景的人文、自然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和归纳出校园声景观的客观因素成分,从更宏观的视角研究校园声景观的内在机制。 本文针对沈阳建筑大学声景观的现状,在校内进行了三次调查访问,以掌握其对声景观的认知程度,加强师生们对校园声环境的关注,以期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了解校园主要存在声音环境,评出五个师生最喜欢的声音和五个师生最厌烦的声音,根据这些评价量为校园声景改善及设计做基础;重视师生对声音的感受、体验和评价,关注对声景的舒适度的分析,尤其是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的调查。根据调查问卷的问题得出的结论,分季节、分时段、分地点的对校园安静程度进行实地测量,证实师生的评价量;提取生态特征声进行频谱分析,了解声音的组成成分,有效的为声景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在调查访问的结果的分析的基础上,对校园进行声景观的改善和设计。对师生们喜好的声景,采取分区域适量增加,在有效管理的情况下加强其影响程度;关于厌烦的声音,根据其声音的特性应用不同的措施进行消除、消减、掩蔽或行为心理学的方式来减少对师生们的影响:依据整体声景规划,满足师生新的声景要求,增添声景类型,丰富校园的声景观环境。 最后提出本研究的存在的问题,扩大其研究范围、领域以期待更深入的研究。同时希望本课题的研究为高校声景观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提高在校师生生活学习的环境质量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