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人口的急剧膨胀,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或湖泊,从而使水体严重污染,出现了季节性黑臭甚至终年黑臭,导致水源水质的下降,增加了污水的处理成本。目前关于水体的黑臭问题已迫在眉睫,因此治理黑臭水体意义重大。本论文以武汉市东湖、南湖、水果湖、巡司河、黄孝河、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养猪场等环境的水体和底泥为材料,分离筛选出高效光合细菌(PSB)和COD高效降解菌株,同时与高效吸收氨氮藻种组合,对天然黑臭水进行净化研究,测试组合微生物对黑臭水的净化效果。本研究初筛出7株对黑臭水有良好改善效果的光合菌群,分别为YS2、NS1、SS1、SS2、 MS1、MW4、 XS1。黑臭水厌氧光照净化试验表明,28-30℃、投菌量为1%,10天后YS2、 NS1、SS1、SS2、MS1、MW4、XS1对人工黑臭水的COD、氨氮、臭度、色度去除率分别为50.09%~65.02%,10.43%-14.19%,79.94%-87.13%,76.41%-86.76%,其中NS1对人工黑臭水的净化效率是最高的,上述四个指标的去除效率分别比对照高54.02%,3.46%,48.94%,50.05%。为进一步加强黑臭水COD的降解效率,以淀粉碘染色法和黑臭水降解实验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分离组(NDS)、高氏Ⅰ号分离组(G Ⅰ S)、马丁氏分离组(MDS)分离了39个、20个、36个COD降解菌克隆。其中从牛肉膏蛋白胨分离组(NDS)分离出了COD高效降解菌株B23,3d对COD的去除率达44.65%。为了加强氨氮的去除效率和补充溶氧,进行了高效除氨藻类的筛选。比较了耐污藻纤细裸藻、蛋白核小球藻、水网藻、黑孢藻、鞘藻等对氨氮的去除效果。16d内,除纤细裸藻外,其余四种藻类对经光合菌NS1作用后的黑臭水氨氮的去除率在27.99%-97.04%,其中鞘藻效果最好,高达97.04%。采用以上筛选获得的微生物,对天然黑臭水进行了厌氧净化实验。结果表明,9d里,先后加入菌类和藻类组合对天然黑臭水的COD、氨氮、臭度、色度去除率分别为54.4%,11.65%,91.65%,89.6%,该组合优于其他组合。利用组合微生物治理黑臭水体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