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投资、出口贸易不景气,使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降,因此,经济的增长要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得特别重要。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消费信贷开始高速发展。1997年,政府开始出台鼓励消费信贷的政策,缓解当时由于出口下降而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我国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期机制……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扩大消费信贷等。”而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是刺激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促进消费信贷的发展来刺激消费。截止到2011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已由1997年的172亿元增长到88,716.86亿元①,增长了500多倍。尽管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大幅增加,消费信贷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同西方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从发展现状来看,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要采取必要措施改善其发展。从理论上来讲,消费信贷的增长能够带动消费需求的增加,进而带动经济的增长,但是在实际中,消费信贷的增加到底能不能带动经济的增长以及对经济的增长有多大的作用,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研究了我国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根据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促进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具体建议。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给出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消费信贷的研究状况。国外学者对消费信贷研究起步较早,且大多都进行了定量分析,而我国的消费信贷研究起步晚,多以政策研究为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较少。第二部分对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进行了理论分析。首先,分析了消费信贷的基本内涵;其次,分析了消费函数理论,并且从效用论角度对消费信贷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对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阐述了发展消费信贷的作用。第三部分分析了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从消费信贷的总量、结构、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第四部分是我国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选取2001年1季度到2012年1季度的消费信贷余额、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货币供应量的季度数据,建立VAR模型进行分析。首先进行ADF检验和协整检验,得到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其次,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剔除CPI的影响;第三,建立VAR模型,并作出估计;最后,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具体分析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五部分根据第三部分分析的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及第四部分实证分析的结果,分析了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第六部分针对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从三个方面给出了促进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对策。首先,制度环境方面,要完善社保保障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其次,消费信贷供给方方面,建立消费信贷的专营机构,加快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并完善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机制:最后,消费信贷的需求方方面,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承贷能力,促进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第七部分,本文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