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激Raman散射(SRS),作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对惯性约束聚变有重要的影响.作为激光聚变中的一种重要反常吸收机制,它散射入射激光的能量,降低激光等离子体耦合效率;其子波—电子等离子体波由于具有较高的相速度,通过Landau阻尼会产生长射程的超热电子,这种超热电子能在主激光脉冲到达之前预热靶丸,极大地抑制了靶丸的有效压缩比,从而严重妨碍了高增益聚变的实现.作为晕区中的一种主要参量不稳定性过程,它必然与等离子体的状态密切相关,因此很早它就被用来诊断等离子体的基本参量,如温度和密度.总之,对它的细致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激光等离子体的认识,更有益于激光聚变工程的合理实现.该论文的实验研究是在上海的"神光Ⅱ"激光装置上进行的."神光Ⅱ"是中国目前输出功率最高的钕玻璃激光聚变实验装置,已经具有基频(1.053μm)、二倍频、三倍频和四倍频的输出能力.我们的实验通常是在八路激光以260J/0.351μm/1ns参数一起聚心入射Au柱腔靶上进行的.单路激光的功率密度随着离焦量的不同而变动,实验中离焦400μm下的典型功率密度约为7×10<14>W/cm<2>,聚焦时的典型功率密度为1×10<15>W/cm<2>.该论文研究的SRS数据是在以2001年下半年的Au腔靶实验中得到的.实验中通过变化激光入射条件和靶型参数,我们系统地测量各种条件下的受激Raman散射的时间积分谱、时间分辨谱、第一、二路激光的能量角分布和各路激光的背向SRS能量.由于在SRS谱测量中记录系统缺乏绝对能量定标,我们对受激Raman散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SRS谱的产生机制、SRS的产生时间和SRS的份额三个方面;作为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我们还在几种主要的受激Raman散射模型下模拟了实验条件下受激Raman散射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