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转染4-1BBL基因的小鼠卵巢癌细胞株OVHM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致瘤性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为载体将重组质粒pcDNA3.1和pcDNA3.1/4-1BBL分别转染小鼠卵巢癌细胞株OVHM。设定药物浓度梯度,确定Hygro B对OVHM细胞株的最适药物浓度(800μg/ml),以此药物浓度维持培养经基因转染的细胞10天后,改为半量药物继续维持培养(400μg/ml),转染成功的细胞逐渐形成单细胞克隆,筛选出抗性单克隆多个,分别培养。采用RT-PCR及流式技术方法检测抗性单克隆细胞中目的基因4-1BBL的表达,筛选建立稳定高表达4-1BBL的阳性细胞株OVHM/4-1BBL。转染空质粒组为OVHM/pcDNA3.1(具有Hygro B抗性,但是4-1BBL表达较野生型细胞株没有增加)。采用计数法绘制体外培养细胞生长曲线,观察转染前后细胞体外生长有无变化,以了解基因对细胞自身生长有无影响。本实验将18只6~8周龄的雌性B6C3F1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小鼠,分别接种OVHM细胞,OVHM/pcDNA3.1细胞,OVHM/4-1BBL细胞于小鼠腹部皮下(1×10~6/200μl),观察细胞在各组小鼠体内的致瘤性,监测各组肿瘤的生长速度及肿瘤体积。于细胞接种后第21天处死各组小鼠,取其瘤体做病理切片H&E染色。无菌操作取其脾脏,制备CTL细胞悬液为效应细胞,以野生型OVHM细胞株为靶细胞,以LDH法测定4-1BBL对CTL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成功转染OVHM细胞株,建立了高表达4-1BBL基因的OVHM/4-1BBL细胞株。与野生型小鼠卵巢癌细胞株OVHM相比,本实验所建立的OVHM/4-1BBL细胞株可稳定高表达目的基因4-1BBL(IA百分比为77.82±3.45),而OVHM/pcDNA3.1细胞株中4-1BBL基因的表达与野生型OVHM细胞株无显著性差异(其IA百分比分别为22.56±2.07和21.63±1.61)。转染前后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曲线相似,各细胞体外生长速度无显著性变化(F=0,P>0.05)。通过小鼠体内成瘤实验发现OVHM/4-1BBL细胞株在B6C3F1雌性小鼠体内的致瘤性较野生型OVHM细胞株和OVHM/pcDNA3.1细胞显著性降低,且其成瘤时间较晚,肿瘤生长速度显著减慢(P<0.05),且OVHM/4-1BBL组小鼠均未发现出现肿瘤转移的现象,而其余两组小鼠均可有肿瘤转移的现象出现,且两组小鼠的肿瘤转移无明显差异。经过肿瘤标本的病理切片H&E染色可证实,转移瘤体与原发瘤的同源性。本实验通过LDH方法测定CTL细胞杀伤活性,结果发现4—1BBL组小鼠的CTL细胞杀伤活性较其余两组小鼠有显著性增强(P<0.05),余两组小鼠的CTL细胞杀伤活性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转染4-1BBL基因对OVHM细胞的体外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可诱导机体产生显著的抗肿瘤免疫,使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成瘤性显著降低,肿瘤生长速度显著减慢,4-1BBL可以增强CTL细胞的杀伤活性可能与其有关,有关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本研究结果提示4-1BBL基因可能参与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机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看到了4-1BBL基因在抗卵巢肿瘤方面的作用,提示了4-1BBL基因有望成为卵巢癌基因治疗的候选基因,本实验中成功构建的OVHM/4-1BBL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4-1BBL基因在卵巢癌生物治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