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新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连续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7年3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首次超过2亿辆,达200192782辆,占机动车总量的66.67%。美国AnnArbor环境集团针对车内环境污染所进行的相关研究表明,车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是室内环境的510倍,人们在车里时间稍长,会感觉到眼睛、鼻子、喉咙不舒服,严重者会感到疲劳、头昏、头痛等。因此,车内空气污染治理势在必行。光催化技术具有能耗低、常温常压即可操作、降解效率高、可降解多种有机物等优点。通过太阳光照射,光催化半导体材料就能将许多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毒无害的小分子物质,所以光催化技术非常适合于车内空气的净化。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Cu-BiVO4光催化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制备工艺参数,根据最优方案的工艺参数制备Cu-BiVO4催化材料,并对其所属晶相和晶体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分析。根据对比分析和实验条件,本文最终采用粉体烧结法将Cu-BiVO4负载在活性炭纤维上。最后通过实验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将Cu-BiVO4/ACF光催化材料用于车内甲醛的降解,研究Cu-BiVO4/ACF光催化材料的吸附降解效果。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正交试验得到Cu-BiVO4催化材料的最优方案工艺参数,即水热温度T为180℃、Cu掺杂量为1%、pH值为7、水热时间t为8h。(2)通过XRD和SEM表征分析,实验制备的Cu-BiVO4粉末为光催化性能最佳的单斜晶系,且结晶度较高;粒径尺寸较小,约为26.26nm;呈四方体型颗粒状,分散均匀,颗粒表面均匀密集地分布有无定型小颗粒。(3)通过负载载体、负载方法的优劣对比以及实际应用条件,本文最终选用以活性炭纤维作为负载基体,以粉体烧结法为负载方法最佳。(4)通过设计,分别测试空白试验、布置ACF试验和布置Cu-BiVO4/ACF试验三种情况下的车内甲醛浓度。对比表明,布置Cu-BiVO4/ACF的车内甲醛一致呈下降状态。通过分析,初始阶段ACF对甲醛的吸附过程是车内甲醛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随着吸附降解的时间推移,Cu-BiVO4/ACF吸附降解车内游离甲醛起主导作用,最终在测试时间内,甲醛浓度由0.37 mg/m3下降至0.09 mg/m3,表明Cu-BiVO4/ACF光催化材料对车内甲醛具有良好的催化降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