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切开取取石术中应用鼻胆管代替T管引流-Meta分析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胆总管探查术应用鼻胆管引流和T管引流进行比较和分析。  方法:选取国内外主要大型文献数据库Pubmed, Springlerlink,ELSEVIER, CNKI,C B M,万方,维普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关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包括开放性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用鼻胆管代替T管引流(包括术前留置或术中留置)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分析,比较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拔管时间(分别拔出鼻胆管及T管的时间)和手术时间等指标。  结果:通过文献筛选,共七个随机对照试验,520人(鼻胆管组281人,T管组239人)纳入分析。N B D组(鼻胆管组)术后胆漏的发生率、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主要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TTD组(T管引流组),合并效应量RR(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30(95%CI0.12,0.74),0.34(95%CI0.15,0.79),0.29(95%CI0.15,0.56)0 NBD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拔管时间(分别拔除鼻胆管及T管的时间)均显著提早于TTD组。合并效应量MD(均数差)分别是-24.02h(95%CI-34.52,-13.52),-8.83d(95%CI-10.79,-6.86),-11.32d(95%CI-14.95,-7.69)。此外分析显示在手术时间上N B D组比T T D组多用了11.03min(95%CI1.53,20.52),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相对于传统T管引流术,胆总管探查术应用鼻胆管引流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拔管时间和住院天数,减轻病人的痛苦,但存在手术时间增加的风险。因此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胆总管探查术应用鼻胆管引流是安全可靠,且优于T管引流的。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万古霉素/TiO2纳米管复合物的生物相容性。二氧化钛纳米管载药及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能研究。  方法:  先通过阳极氧化技术制备TiO2纳米管;二
研究背景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指先前已经存在于组织的成熟血管在外界作用下生长形成新的微血管的过程。血管新生涉及到多个生理过程,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增殖,
目的:  心脏淀粉样变性预后差,特别是处于失代偿期的患者,有报道称,未经治疗的失代偿期的患者其平均生存期仅为6个月。超声二维斑点追踪(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ng imag
目的:  观察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联合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食道癌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0例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复合全麻组(GEA组)和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存在独特的代谢体系以及丰富的脱氢酶系,可以不完全氧化多种糖醇生成有价值产物.随着各项发酵工艺的优化及代谢途径的解析,生产价值日益凸显,因此该菌被广泛
前言: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作为临床手术病人术后重要的并发症,将会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多发生于老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