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末,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和国际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开始调整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提出科技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纳入国家经济发展重点。以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引领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为宗旨的国家级高新区,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在我国开始迅速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家级高新区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培育新兴产业、创造新型经济形态、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战略。 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系统作为推动高新区持续发展、促进高新技术进步的引擎,其创新能力日益成为衡量国家级高新区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关键指标。国家级高新区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网式联动效应,将科学技术转化为核心生产力,依靠产业集群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分析西部地区国家级高新区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关系,以及探索如何提升西部地区国家级高新区创新能力以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步伐,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了本论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国内外高新区发展理论、高新区创新能力相关研究文献,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为依据,选取国家级高新区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构建西部地区国家级高新区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和熵权值综合评价法对其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提出通过加大西部地区国家级高新区R&D投入力度、健全创新软环境体系,夯实后备创新智力基础,构建高新区发展新模式等政策建议,进而更快更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