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有研究表明,缺乏创业意识被认为是目前大学生开展创业的主要障碍之一,这就要求对大学生创业意识有更深的认识。社会心理学中,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作为论证态度与行为关系的重要理论,认为意向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而意向又是受意识(态度、主观准则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借助这一理论,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调查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的基础上,对创业意识和创业意向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假设论证,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提升和创业行为的开展。本研究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理论基础,对国内外已有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意向量表进行修订,编制“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问卷”,问卷包含“大学生创业意识量表”和“大学生创业意向量表”,通过对浙江省8所高校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并验证创业意识和创业意向的相关关系,主要调查结果如下:(1)通过对问卷量表的信效度分析,发现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的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创业行为意向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大学生创业意识由创业行为态度、创业主观规范、创业知觉行为控制三个维度构成,均与大学生创业行为总体意向显著相关,尤其是创业知觉行为控制变量这个维度,对创业行为意向的累积贡献率最高,相关性最强,这说明大学生创业行为受到创业知觉行为控制的高度影响。(2)实证分析表明,大学生创业意识整体水平为中等。(3)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在创业行为态度、创业主观规范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女生在这两方面的得分显著程度均低于男生,但在创业知觉行为控制方面未存在显著差异。(4)四个年级中,在创业行为态度和创业主观规范方面,大二学生最为显著,随着年纪的增加,逐渐降低,大四年级为最低,但年级差异在创业知觉行为控制方面都没有显著影响。(5)不同专业中,文科学生的创业意识水平显著高于理科、工科的学生,并在创业行为态度、创业主观规范和创业知觉行为控制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本文从创业意识构成维度和大学生创业意识群体差异两个层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