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来源 :山东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xia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它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志。在常人的认知中,高职院校学生整体来说不如普通院校学生。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分数较低,做事信心不足[2],性格内向、自卑,缺少交流沟通意识和能力[3]。其次,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研究型或应用型人才相比,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其职业主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行业。另外,高职院校办学层次、社会认可度、政策环境等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导致高职学生入学后就产生“低人一等”的心理落差,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2]。这无形中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增加了难度。以往的研究中,对于高职学生人际关系水平的研究多偏重于对学生的人际关系水平现状、影响因素、发展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实践干预研究较少。最近两年的研究转向实践干预的研究方面,由于体育对人际关系具有独特的作用,也有通过体育方式干预的研究,如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影响的研究,并出现了实验干预效果。但现有干预研究明显存在以下两点不足:首先,在知道人际关系性别差异的前提下却没有进行性别的差异性干预;另外,缺少对干预变量与干预效果之间关系的论证,其成果推广价值受到影响。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通过体育的方式进行性别差异和对于干预的效果及原因的研究仍需进行。基于此问题,本文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2018级中药营销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在充分分析高职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探讨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水平的素质拓展训练内容,通过实验验证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学生人际关系水平是否有效,并结合理论分析其原因。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相应的困扰。其中在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两个维度困扰相对严重,但性别差异不明显。2.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人际关系组内和组间的比较结果证明,加入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的体育课对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4个维度都有显著性提高作用,但性别差异不明显。3.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人际关系组内和组间的比较结果证明,加入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的体育课对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有非常显著性提高作用,同样性别差异不明显。4.对照组学生人际关系水平的提高不明显。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近年来,随着篮球运动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意识到,篮球专项体能素质的落后是制约我国篮球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篮球项目的训练不仅包括技战术的训练,还包括了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运动素质的训练。灵敏素质作为篮球运动员至关重要的一项运动素质,其训练方法一直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关注。就目前来说,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已经出现了由单一运动素质练习向综合运动素质练习发展的趋势,即通过其他运动素质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踝关节扭伤仍然是发生率最高的运动损伤,根据一项国外的研究数据表明,2002年-2006年之间,踝关节扭伤在普通人群的发生率高达2.15/1000,并且有相关专家认为,这一数据仍然被远远低估,因为有50%的人并未因为踝关节扭伤而就医。近一半的踝关节扭伤发生在体育活动中,所以,踝关节扭伤也是困扰运动人群最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踝关节扭伤之后5年内的再发生率高达34%,而对于篮球运动人群中
随着篮球人才培养体系的改变,我国高校将为我国篮球后备人才贡献越来越多的力量,选择适合高等院校篮球的训练方法是本研究所致力的方向。通过调查发现伸缩复合训练对篮球下肢快速力量效果的研究较少。为丰富研究,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与专家访谈确定实验指标和训练方案,对选取20名篮球专选班学生的下肢快速力量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排除了实验对象本身的个体差异等各因素后,分别对两组进行不同的训练
研究目的:手术治疗是腰椎相关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而积极做好腰椎术后康复是确保术后患者良好预后的关键问题。然而,目前国内外针对此类病患进行的康复方案以及训练细节等没有达成一致。因此,研究并制定出合适有效的康复运动训练方案来造福患者意义重大。本研究拟对比分析施罗特疗法结合物理因子治疗对腰椎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探讨施罗特疗法对改善腰椎术后患者功能障碍的有效性,为腰椎术后的患者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