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它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志。在常人的认知中,高职院校学生整体来说不如普通院校学生。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分数较低,做事信心不足[2],性格内向、自卑,缺少交流沟通意识和能力[3]。其次,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研究型或应用型人才相比,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其职业主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行业。另外,高职院校办学层次、社会认可度、政策环境等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导致高职学生入学后就产生“低人一等”的心理落差,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2]。这无形中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增加了难度。以往的研究中,对于高职学生人际关系水平的研究多偏重于对学生的人际关系水平现状、影响因素、发展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实践干预研究较少。最近两年的研究转向实践干预的研究方面,由于体育对人际关系具有独特的作用,也有通过体育方式干预的研究,如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影响的研究,并出现了实验干预效果。但现有干预研究明显存在以下两点不足:首先,在知道人际关系性别差异的前提下却没有进行性别的差异性干预;另外,缺少对干预变量与干预效果之间关系的论证,其成果推广价值受到影响。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通过体育的方式进行性别差异和对于干预的效果及原因的研究仍需进行。基于此问题,本文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2018级中药营销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在充分分析高职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探讨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水平的素质拓展训练内容,通过实验验证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学生人际关系水平是否有效,并结合理论分析其原因。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相应的困扰。其中在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两个维度困扰相对严重,但性别差异不明显。2.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人际关系组内和组间的比较结果证明,加入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的体育课对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4个维度都有显著性提高作用,但性别差异不明显。3.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人际关系组内和组间的比较结果证明,加入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的体育课对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有非常显著性提高作用,同样性别差异不明显。4.对照组学生人际关系水平的提高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