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黄土坡面景观结构研究-以陕北黄土高原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ymd_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坡面景观结构是指不同坡形的坡面和坡面的不同坡位以及不同的坡度组合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坡面景观结构研究,是将坡面形态要素抽象为景观中的斑块、基质或廊道等空间要素,应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从坡面的形态特征(如凸形坡、凹型坡、平直坡等)、坡面的地貌部位特征(如坡肩、背坡、坡脚等)以及坡面的数量特征等方面对黄土坡面展开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陕北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域,基于DEM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方法对坡面景观要素进行提取,并对坡面景观结构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分析。论文的主要进展和结论如下:   1.提出坡面景观结构概念,将坡面形态要素抽象为景观中的斑块、基质或廊道等空间要素,引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坡面形态要素的相关数量特征以及坡面景观结构的空间分异入手,研究黄土地貌的空间格局。   2.基于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方法,在ecognition软件中,采用多尺度分割方法得到坡面形态单元,并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等方法实现坡面形态要素的分类。讨论了分割过程中合适尺度参数的选择方法,以及分类过程中模糊隶属度函数的使用、分类规则的制定。   3.对坡面景观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及其空间分异规律分析。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量化分析了坡面景观结构及其在陕北黄土高原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水平方向上,引入景观乍态学的视角,将坡面形态单元看作景观中的斑块,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指数并对其在坡面景观研究中的含义进行了说明,对Fragstat景观指数分析软件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定量研究坡面形态分布规律及其窄间分布格局。在垂直方向上,通过统计计算各类坡形的平均高程,分析各种坡形在垂向上的分布序列特征,并分析了自北向南这一分布序列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基于48个典型样区计算结果,采用Kriging插值得到陕北地区景观指数空间分异图,进而分析相关指数在整个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坡面景观结构在整个陕北黄土高原卜呈现空间上的有序特征,正对应着陕北黄土高原地貌的空间分异有序性。   论文的创新点在于:   1.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坡面研究,从坡而形态要素入手,采用景观指数对坡面景观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了坡面景观结构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其在陕北黄t高原的窄间分异规律。   2.从坡面形态的角度,定量分析了坡面景观结构与黄土地貌的空间耦合关系,为黄土地貌空间格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以及三维地质建模研究领域的需求,在充分分析研究国内外三维地质建模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以平面地质图为主要的建模数据源,以地质钻孔(包括虚拟
自然语言是人类空间认知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文本即是人类最常用的一种自然语言,也是一种重要的原始空间数据来源。从文本中获取未分析的、非显性的空间信息已成为当前地理信
洞穴水携带着大气降水和土壤水等记录的气候环境信息。因此,探究洞穴水的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模式,能用来揭示时间尺度较短的气候变化,并为岩溶洞穴中气候环境变化的解释体系奠
现代教育学认为,数学阅读是学生根据数学问题或学习材料,以数学思维为根本基础,采用数学的学习方法、观念来认识、领悟、汲取数学知识内涵,感受数学奥秘的学习活动。数学阅读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新知、提升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提升学习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都有着深刻广泛的应用。它有助于帮助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以及交流沟通水平,有助于领悟和吸取数学教材的目标要求,有助于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
本文以2013年8月和2015年9月两期空间分辨率1.5m的SPOT影像为基础数据,结合该时段内野外地形测量和风况数据,分析了内蒙古翁牛特旗响水河中游右岸沙丘群的形态特征及形态参数之
大气氮沉降作为营养源和酸源,沉降数量的急速增加,将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显现。   本文以典型红壤农田区大气氮化物为研究对象,通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诱发大量崩塌、滑坡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为泥石流之孕育和暴发提供了异常丰足的物源条件。2008年9月24号,北川老县城几乎被附近西山坡沟暴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