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环境下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性能及其损伤模型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est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与混凝土间良好的粘结性能是确保两者共同协调工作的前提,无论由于何种原因导致粘结性能的破坏,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体结构的安全使用。针对我国寒冷地区大量的水工、港工、桥梁等工程,本文开展了冻融环境下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性能及其损伤模型的研究,工作具有鲜明的工程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首先着眼于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界面这一特殊区域,利用界面科学以及显微分析技术,详尽地探讨了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界面的形成机理、演化规律;分析了影响粘结界面显微结构的主要因素;针对冻融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扫描电镜观测方法分析了冻融作用对粘结界面显微结构的影响,从而推理出导致钢筋混凝土粘结界面损伤的冻融破坏机理。  在众多影响粘结界面显微结构的因素中,选取其中最关键影响因素——水灰比水平进行对比试验方案设计,研究了不同水灰比混凝土粘结试件在经受0、100、200、300次快速冻融作用后粘结性能随冻融循环次数的退化规律,测试得到的各项粘结性能指标包括:粘结强度、界面粘结强度、粘结刚度、峰值滑移、残余粘结强度以及粘结-滑移全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冻融环境下钢筋与不同水灰比混凝土间粘结强度的退化计算模式,提出了确保结构不发生粘结劈裂破坏的有效保护层厚度的计算方法。  从损伤的角度认识了冻融环境对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界面的劣化影响,建立了考虑冻融作用的粘结界面损伤模型和相应的粘结界面冻融损伤演化方程;进而对粘结-滑移全曲线进行了损伤分析,选择粘结-滑移曲线的割线斜率作为描述粘结性能退化的损伤变量。通过对损伤滑移曲线特性进行系统地分析,选取合适的方程形式,拟合出钢筋混凝土间的粘结损伤滑移方程;并通过对方程组中的参数进行回归,建立起各参数与冻融次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由此实现了粘结损伤模型的整合,构筑起考虑冻融作用的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损伤演化方程和相应的粘结滑移损伤本构关系。  基于对冻融作用前后粘结界面显微结构变化的观察和深入认识,提出了优化钢筋混凝土间粘结界面的配比设计问题,制定了以矿物掺合料替代水泥来改善粘结界面的优化配比方案。选取工程中常见的矿物掺合料参与配制钢筋混凝土粘结试件,通过粘结拉拔对比试验对各种掺合料混凝土与钢筋间粘结性能抗冻融破坏能力的优劣进行了比较排序;进而利用显微结构分析方法探讨了各种矿物掺合料对粘结界面的改性机理,并为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如何正确选用上述矿物掺合料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考虑到实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承受动态荷载作用为主,本文最后研究了重复荷载作用下受冻混凝土与钢筋间粘结性能的退化规律。通过对不同冻融次数作用后的粘结试件分别进行单调破坏和重复荷载拉拔试验,探讨了不同加荷形式和加载历史对粘结性能退化规律的影响,提出了重复荷载导致的粘结强度加速损伤因子的概念,并建立起该因子与冻融次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试验得到的重复荷载下受冻混凝土与钢筋间粘结-滑移曲线,分析了随冻融次数和重复荷载次数增加钢筋相对滑移的发展规律;最后通过对重复荷载下受冻混凝土与钢筋间粘结性能的退化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粘结损伤演化模型,从损伤叠加及能量耗散理论的角度解释了冻融环境下重复荷载作用导致的钢筋混凝土间粘结性能的退化规律。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我们与国际间的交流也愈来愈多。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丰富,所以外商在华投资建厂的也是愈来愈多,这样就要求我们建筑承包商与时俱进,做有中国特色的涉外项
偏心铰弧形闸门主要是用于高水头的新型闸门,由于技术难度大,可借鉴的分析资料很少,设计人员在对其进行结构设计和分析计算时会遇到许多难题。闸门设计的主要方法是将各构件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充分了解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巨型钢框架悬挂结构体系进行了被动振动控制的质量、频率和阻尼参数方面的研究,特别是重点研究结构阻尼参数
在钢结构建筑中,梁柱节点作为钢框架中的关键连接部分,其连接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框架在荷载作用下的整体反应。研究表明,考虑楼板的作用后,节点的强度和刚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加固区是由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自90年代以来,复合地基在国内外的研究得到了长足
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多人口涌入城市,土地资源短缺与人口数量增长矛盾日益显著,新建住宅向高层结构发展成为近几年来的一大趋势。常见的高层住宅形式主要有框架结构、
基坑开挖时采用预留反压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降低支护结构位移和内力的方法,目前在我国的应用还不广泛。相对与其它支护形式,节省了大量的基坑支护投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并
本文根据弹性与弹塑性时程分析原理,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撑结构的特点,运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多、高层建筑结构分析设计软件PMSAP和弹塑性动力分析软件EPDA(Elastoplati
本文在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结构损伤识别领域比较成熟的方法和新的研究思路基础上,进行了针对随机激励下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随机激励下桥梁结构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日渐突出,污水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技术逐渐从单一去除有机物发展为既要去除有机物又要脱氮除磷的深度处理。在某些特定的要求条件下,甚至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