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词词素完全相同,但是词素的位置互逆的成对出现的双音节合成词,叫同素逆序词。对于同素逆序词,前人的研究集中在探讨同素逆序词的源流、成因、类型、规范等,主要是比较宏观的研究,其中有的致力于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有的集中力量于专人专书中同素逆序词的研究等。与此同时,对同素逆序词的成因、意义等分别做研究的也很多,但多数注重静态的、片面的考察,忽视与这类词动态的使用效果和特点相结合,同时也很少有人专门针对现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这一小类进行更加微观的比较和论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找出人们在组织话语的过程中,对同素逆序同义词的选择是由什么机制所影响、控制的。前人的研究主要是从语言本身的结构,诸如语音、语法、修辞等方面来寻找这种机制,本文除了在重新考量已有的选择原因的基础上,还从语言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这些语言材料的使用中产生的微变现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考察语料,将动态使用和静态描写两个平面相结合,从界定、语义、结构、功能、修辞、规范等方面对现代汉语同素逆序词进行综合探讨,同时结合心理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心理词典,象似性原则等理论,从言语产生的词汇产生过程中探寻同素逆序同义词选用的机制,归纳并提出词频机制、语义重心机制、语音修辞机制、语义修辞机制、语体风格机制和搭配原则等,并在考察语料的基础上对各种机制之间的优先序列和相互制约进行了排定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