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种预植结合微波水热法木材表面纳米晶层的高效制备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od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纳米材料的合成工艺日渐成熟的背景下,人们将其引入木材改良研究领域,使得这些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材料在木材的防护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表面工程的思想,利用水热法将功能可控的纳米材料负载于木材表面,是近几年来木材功能改良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水热法制备出的纳米材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团聚、分散不均以及与木材表面结合性较差,甚至脱落等一系列问题,并且通常水热的处理时间相对较长,也会使木材出现一定程度的降解。针对上述易出现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解决方案是在水热合成之前预先对木材表面进行布植纳米晶种的处理,并以此作为晶核生长点,使纳米材料能够在木材表面原位定向生长,从而有效地防止团聚,并且增强了其与木材表面的结合。第二种解决方案是采用微波辅助水热合成的方式来代替传统的热传递加热,从而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制备效率。本论文首先从吸附结合的角度设计了两种晶种预植的方法:(1)基于胶体化学的思路,通过反复浸渍,使胶体粒子能够与木材表面的大量羟基以氢键的形式相互结合;(2)首先实现聚阳离子电解质在木材表面的静电吸附,既而在其上实现聚阴离子电解质和无机纳米粒子的层层自组装。这两种方法操作简便,预植处理过程在室温下即可完成,解决了木材表面晶种预植的技术难题。其后,在微波辅助的条件下,以ZnO作为代表性生长单元,在木材表面水热合成了ZnO纳米晶层。系统探讨了晶种合成条件、水热前驱体浓度、反应温度、微波辐射时间、阶段加热、生长次数等工艺因素对ZnO纳米晶体的结构、形貌、尺寸以及生长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应条件下,ZnO晶体的生长机制。最后,对功能性改良后木材的表面性质以及其被赋予的新型性能进行了验证检测分析。本论文主要的实验内容以及研究情况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以重复浸渍胶体溶液作为预植晶种的方法,并通过常规水热合成技术在木材表面制备出ZnO纳米晶层。以醇体系作为介质,使反应前驱物在温和的化学环境下能够形成过饱和溶液并水解成核,均匀地分散于胶体网络之中,将木材反复浸渍胶体溶液,使得胶体粒子能够充分地与其表面的羟基结合形成氢键,为ZnO晶体提供了成核及生长基础。在常规水热合成过程中,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处理时间、选取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等工艺条件,可有效地控制晶体的结构、形貌、尺寸以及定向性。通过检测分析可知,木材表面生长的ZnO晶体具有纤锌矿结构,棒状,端面呈六角形,平均直径在150-200nm之间,长度约为900nm。并且详细地阐述了ZnO晶种的形成,与木材表面的结合以及晶体外延生长的机理,深入分析了晶种预植处理、水热反应时间以及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对水热生长ZnO纳米晶层的影响。2.以重复浸渍ZnO胶体溶液作为预植纳米晶种的方法,通过微波辅助水热合成技术在木材表面制备出ZnO纳米晶层。晶种预植的方法同前,而在水热生长阶段,利用微波辐射代替传统的传递加热方式,有效地将总反应时间从2-10h缩减到30-90min,并制备出了结晶良好、生长均匀的六角棒状ZnO纳米结构。详细分析了前驱物溶液浓度、微波辐射时间、水热反应温度、阶段加热、重复生长次数等工艺因素对微波辅助水热生长ZnO晶体的结构、形貌、尺寸以及分布的影响。发现前驱物溶液浓度越大,越容易得到高长径比、棒状形貌明显的ZnO晶体;温度越高,越利于ZnO晶体的生长,结晶性也越好;微波辐射的时间越长,晶体生长的越高,但随着内部溶液的消耗,晶体的高度是有限的;重复水热生长次数会不断地增大晶体的长径比,甚至还会在晶体表面进行二次生长。在总反应时间相同、最终保温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多阶段式加热(二阶段、三阶段)可制备出高长径比、结晶优异的ZnO纳米棒状结构。3.以层层自组装聚电解质/无机纳米粒子作为预植晶种的方法,利用微波辅助水热合成技术在木材表面制备出ZnO纳米晶层。首先选取聚丙烯胺盐酸盐(PAH)作为聚阳离子电解质,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与木材表面形成进一步的反应基膜,然后通过交替吸附带有负电荷的聚阴离子电解质以及带有正电荷的ZnO纳米粒子,使得ZnO纳米晶种层预植在木材表面。在此基础上进行微波辅助水热生长,制备出高长径比、结晶优良的六角棒状ZnO纳米结构。重点分析了层层自组装聚电解质/ZnO纳米粒子晶种层制备的机理,以及聚电解质溶液浓度、交替吸附层数对木材表面晶种附着的影响。此外,还选取了不同的无机纳米粒子(Fe2O3、Al2O3、CuO),调节等电点使其带有正电荷,通过层层交替吸附聚阳离子、聚阴离子电解质以及无机纳米粒子,使晶种预植在木材表面,并结合微波辅助水热合成技术成功地制备出多种无机纳米结构材料。4.对表面生长有ZnO纳米晶层的木材进行性能测试,包括理化稳定性、疏水性、抗紫外光降解和抗菌性能测试。通过模拟极端化学条件(酸雨、碱雨、海水、有机溶剂)以及物理环境(温度、超声)条件,观察木材在这些条件下的表面宏观形貌,分析晶体的存在状态,验证了ZnO纳米晶层的稳定性并间接证明了其与木材表面的结合强度;ZnO纳米棒状结构可赋予木材表面疏水性,再加以修饰低表面能的硬脂酸,使木材可长时间保持疏水效果并且防止液滴逐渐浸润,疏水稳定性明显提高;同时,这种纳米结构能够有效地阻止常用的化学试剂(甘油)以及常见的家用溶液(牛奶、可乐、酱油、咖啡)对木材的浸润,扩展了木材的应用范围;ZnO纳米结构对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和反射作用,在1000h的加速紫外线照射后,表面生长有ZnO纳米棒的木材颜色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但木材表面存在轻微程度的降解;此外,上述改性的木材经紫外光激发12h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杀菌效果。
其他文献
<正>教学自主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教学自主权,它是教师指向外在的自主;二是教学自主性,它是教师指向内在的自主。
<正> 在花木扶疏、古典优雅的斯坦福大学校园中央,有一座280英尺高的方形园顶塔形建筑,也是校园内最高的一座建筑。这就是著名的胡佛研究所(全称为“胡佛战争、革命、和平研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常见种类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140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分离培
教师专业化成长 ,是师范教育面临的一项挑战 ,也是师范教育自身实行专业化发展的唯一依托。新时期的师范教育 ,应根据教师不同阶段的专业发展内涵 ,在师范生选拔、“准教师”
对滴灌管(带)产品炭黑含量和炭黑分散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了滴灌管(带)产品中炭黑含量与分散的对应关系:随着炭黑含量的增加,其分散等级也在缓慢增大;炭黑含量在(2.25±0.25)%
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主要的水源地水质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详细对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指标与限值,指出我国水源
新世纪10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完成了一次重要的重建,主要成果包括公共图书馆理论研究、图书馆制度研究、图书馆权利研究、图书馆延伸服务问题研究。这些研究成就的取得是中国
目的比较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ol,BSC)和传统绩效考核法在护理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选取300名经历过传统绩效考核法至少1年、且后续实
<正>实践表明.数学基本思想的领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不能单靠教师的讲授获得,而主要依赖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亲自参与其中,依赖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自我对话是现在"我"与过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理论与手术经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42例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双侧腹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