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伤寒沙门氏菌所致腹主动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0364jil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评价其诊断治疗方法,减少漏诊、误诊,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我院经血培养及CTA确诊的猪霍乱沙门氏菌所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病例,并对国内外相似病例比较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   分析多例沙门氏菌所致感染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总结得出以下几点:该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本文回顾分析的37例病例中有34例为男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6.49岁;多数伴有基础疾病,高血压(13.5%)、糖尿病(37.8%)、肝硬化(10.8%)、动脉粥样硬化(18.9%)、免疫功能不全(10.8%);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75.7%)、胸腹痛(72.9%),腹泻、黑便(13.5%)等肠内症状并不多见;好发部位为腹主动脉(62.1%),胸主动脉次之,心室壁、主动脉弓等其他部位较少见;确诊多经血液及动脉瘤瘤壁等组织培养及CTA等影像学检查,37例中有17例为猪霍乱沙门氏菌感染;治疗上建议抗菌药物及早期手术干预联合治疗,术后坚持给药,总疗程多在5-6周;37例中有31例行手术联合抗菌治疗,27人存活,4人死亡,单用抗菌治疗的患者6人,其中5人因动脉瘤破裂死亡。   结论:   临床工作中如遇到中老年男患表现为发热、胸腹痛、腹泻等症状,且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病原菌检测提示沙门菌感染,病情反复时应注意非伤寒沙门氏菌所致感染性动脉瘤的可能,完善血培养、胸腹主动脉CTA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上抗生素联合手术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知老化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母胎结局,分析可能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资料和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针对1999—2011年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科分
背景:   早产儿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肠道菌群定植延迟。布拉氏酵母菌是一种非致病性的真菌类益生菌,可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对肠道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   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