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评价其诊断治疗方法,减少漏诊、误诊,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我院经血培养及CTA确诊的猪霍乱沙门氏菌所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病例,并对国内外相似病例比较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
分析多例沙门氏菌所致感染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总结得出以下几点:该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本文回顾分析的37例病例中有34例为男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6.49岁;多数伴有基础疾病,高血压(13.5%)、糖尿病(37.8%)、肝硬化(10.8%)、动脉粥样硬化(18.9%)、免疫功能不全(10.8%);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75.7%)、胸腹痛(72.9%),腹泻、黑便(13.5%)等肠内症状并不多见;好发部位为腹主动脉(62.1%),胸主动脉次之,心室壁、主动脉弓等其他部位较少见;确诊多经血液及动脉瘤瘤壁等组织培养及CTA等影像学检查,37例中有17例为猪霍乱沙门氏菌感染;治疗上建议抗菌药物及早期手术干预联合治疗,术后坚持给药,总疗程多在5-6周;37例中有31例行手术联合抗菌治疗,27人存活,4人死亡,单用抗菌治疗的患者6人,其中5人因动脉瘤破裂死亡。
结论:
临床工作中如遇到中老年男患表现为发热、胸腹痛、腹泻等症状,且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病原菌检测提示沙门菌感染,病情反复时应注意非伤寒沙门氏菌所致感染性动脉瘤的可能,完善血培养、胸腹主动脉CTA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上抗生素联合手术治疗可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