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画“中国学派”的艺术呈现与美学特质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ianxuey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动画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动画的“中国学派”毋庸置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该学派形成了很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多样化文化主题和多元表现形态的优质动画作品,在吸收我国古典文化、参考西方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集独创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美学特质。目前,关于动画“中国学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的个别动画门类影视分析或者部分史料的梳理整合上,而将动画“中国学派”看做一个整体,对其共性的艺术表达、艺术观念以及艺术创新等问题的理论研究,则稍显不足。基于此,本文从美学角度对动画“中国学派”各类作品所呈现出的共性特质研究,就显得重要且必要。此次研究立足于上世纪50-8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产出的动画文本,通过艺术及社会两个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解读。正文主体共分为五大章节,在绪论中针对动画“中国学派”有关研究的背景、方法与目的进行了阐述。第一章,为有关概念的论述,阐释了一类艺术形式可以演变为“学派”的两种必需要件和“中国学派”这一专业术语所适用的范围。影视文本解读理论模型来源于吉莉恩·罗斯(Gillian Rose)在《观看的方法:如何解读视觉材料(原书第三版)》;语境部分的分析依据则来源于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S.K.Langer)的艺术符号论;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伊波利特·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的《艺术哲学》第五编则为价值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第二章,对“中国动画学派”的整体情况进行详细的阐述。在发展历程中的年代划分,以及结合图表量化,基于动画题材、美术风格、人物造型三个要素值清晰的分析出流变的趋势。第三章,在前文的基础上进行推导,尊重章节的层级关系,从艺术门类出发,解构分析动画美学与艺术研究对象的关系,最终总结概括出动画“中国学派”美学层面上的“独创性、趣味性、艺术性”三个特质。第四章,通过重要性、必要性和当代性三个维度考量动画“中国学派”美学的艺术价值,并分析其艺术价值形成得原因。第五章,也就是最后部分,基于上文论述立足四个方面展开的探究,在沿袭动画“中国学派”美学特质的基础上从技术、规范、受众以及商业四个维度对比中外动画,归纳出国内动画影片当前面临的难题与挑战。总之,动画“中国学派”为中国动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是必然的,并且提供丰富的可参考可实践的美学图示、理念和情境。
其他文献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注小学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有利于帮助入职三年内的初任教师顺利度过入职期,降低初任教师的离职率,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建设。小学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其自身所处生涯发展阶段的特点,面临着“求生”和“发展”的主题,既有“求生”主题之下的现实冲击,也有自身主动“发展”的职业热情。本研究以学校专业支持为视角,关注小学初任教师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变革评价制度、改变评价方式成为重要议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因消解学业水平评价和考试评价的单向性、功利性而出现,旨在突出评价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导向,是一种注重过程性和真实性的系统评价理念。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有效处理是发挥评价功能的关键环节,不同的评价结果处理将为使用者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从而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学校、教师、家长等参与者都希望通过评价的结果对学生的全面发
施动感是指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外部世界产生影响的体验。从施动感构成的结构角度,施动感划分为施动体验、施动判断和施动元表征。施动体验属于知觉表征,易受到感知反馈的影响,依赖于对动作预测和动作实际结果的匹配,强调结果和目标的一致性,具有内隐性;施动判断具有外显性,是通过动作-结果进行因果归因判断,获得的意识层面的施动感;施动元表征具有社会性,能够对行为结果进行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规范判断,容易受到情绪
团队工作重塑是工作重塑理论研究中的新视角,更强调员工以协作的形式主导并调整工作,这对在日常工作中以班组形式进行工作的幼儿教师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工作投入是一种积极的、愉快的工作状态,其作为团队工作重塑的重要影响因素,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因此本研究基于团队工作重塑理论,以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性与量化研究结合的方式,编制科学可靠的测量工具,并以此考察我国幼儿教师团队工作重塑现状及其与工作投入的关
引用典故是诗歌创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法,诗歌中引用典故可以使得诗歌精约雅丽而显得有深度。在诗歌中,典故引用的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陈师道的诗歌宗于黄庭坚而学于杜甫,在诗歌中引用了大量的典故。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探讨陈师道诗歌中引用的《世说新语》典故。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陈师道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陈师道的生平经历主要从仕途坎坷、生活清贫、交友广泛三个方面来介绍。陈师道一生没有显赫的官职,为官时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媒体的业态版图正处于不断升级和改写的革新历程。以虚拟主持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被运用于播音与主持的生产实践中,为播音主持行业开辟了一条“人机互助”与“智慧交互”并举的新发展路径,给信息传播领域带来重构和优化。本研究以虚拟主持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部分:通过文献分析,参照早期虚拟主持人的相关定义,在人工智能时代视阈中对虚拟主持人提出概念界定。从社会发展及技术发展多维度针对二十一世纪
自闭特质这一概念起源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相关研究,其在人群中连续分布呈现谱系状态,只是严重性程度存在量化差异。普通人群中呈现出的自闭特质尚未达到临床诊断的疾病标准,从表达方式、社交技能、行为等方面来看,他们表现出了与自闭症者类似但症状较轻的模式,这对个体的学习生活会造成一定影响。高中生处于身心剧烈变化的阶段,繁重的学业压力可能会使得自闭特质的负面影响更加突出,他们也十分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表现,容易
一个人成年以后的生命活动有很多种方式,职业生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存在,更是个人主观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职业生活的质量无论是对教师自身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学生的成长、发展,还是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学校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聚焦一所乡村小学特岗女教师的职业生活,主要以开放式访谈、参与式观察、实物收集的研究方法,通过日常生活、教学生活以及专业发展三个维度的叙事梳理,力图探
东北民间二人转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十分显著的艺术价值。东北民间二人转根植于东北民间文化,经过近三百年的历史发展,吸收融合多种民间艺术精华。与专业剧团、民营剧场里的二人转不同,东北民间二人转的发展从未间断,承载了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正戏剧目以及表演技艺。但是,当今广为流传的东北二人转为了吸引观众而淡化了传统东北民间二人转“说、唱、扮、舞、绝”五功均为重点的核心表演技巧,而偏重“说”一功。由此,受人
眼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逐渐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加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如体育、影视、游戏、娱乐等多个领域中都能看到虚拟现实技术的影子,为人们的感官带来了更多体验。虚拟现实技术身为能够创建并体验虚拟世界的手段及方针系统,其拥有较强的还原特点以及临场感,因此能够为观众们创造更为自由的交互方式与空间,这一点非常契合媒介技术的人性化发展态势。现如今,虚拟现实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