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彼无我到依经立义——《论语》中的“他者”特质与诠释模式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x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语境中的“the Other”被译为“他者”,在当下的汉语学术界被广泛使用,但现有的研究多流于表面化的批评术语借用,笔者认为这种借用是缺乏学理推敲的。本选题以“他者”作为线索,梳理《论语》中的“他者”观念,从语言释义到思想、从思想到文学观念、从文学观念到诠释学三个层次分析《论语》中潜在的主体和“他者”的结构关系,使隐没在丰富的文献材料中的,具有补充主体作用的“他者”概念经由新的看视角度被提炼出来,从而建构潜在于《论语》中的“他者补充主体”的逻辑。   孔子诗学观念的核心是开放性的本体范畴“仁”,即在与“他者”互动过程中,主体通过“克己”的方式“虚让”内部空间,给“他者”的进入,进而补充留下空间,主体在被“他者”补充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并逐渐趋向于“仁”。作为这一过程的载体,即儒家经学诠释学的核心要素——作为本体范畴的“经”,在诠释者对经典进行阐述的过程中与诠释者互为“他者”,但同时诠释者具有“优先主体性”。“经”和“仁”一样,具有本体范畴的位置,但同时又是开放性的本体,在诠释者的“优先主体性”之下,“经”的丰富涵义对诠释者的思想做出补充。   笔者对现存丰富的研究资料进行重新阐释,得出结论:“他者补充主体”这一逻辑既贯穿于《论语》对人称代词的使用背后的潜在思维,也贯穿于《论语》中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和伦理层面对“我”和“他人”关系的建构;孔子的诗学观念将“兴观群怨”视为文艺的作用,其背后潜在的逻辑同样是“他者补充主体”。参照以“自我”和“他者”二元关系为基础的西方阐释学,在汉语语境下进行诠释学研究时,必须考虑同中国儒家经学诠释学处于同一文化语境下的潜在“他者”,而“他者补充主体”的逻辑正是“依经立义”潜在的学理逻辑。
其他文献
分析了四川内江高坝电厂 41 0t/h循环流化床 (CFB)锅炉底灰处理系统设计及运行特性 ,总结了FAC - 80 0 0 / 2 0 0型冷渣器设计和现场运行性能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产 41 0t/h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当前,多媒体教学已广泛运用到我国的语文教学中,所以如何恰到好处地将多媒体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备受关注。以多媒体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科学性地提出
《韩诗外传》是西汉三家诗中惟一流传至今的作品,在诗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此书之中包含众多小故事,且内容深厚,人物鲜明,具有一定的叙事文学价值。但时下学界
刘鹗,字铁云,号鸿都百炼生,1857年(咸丰七年)诞生在江苏六合,1909年(宣统元年)卒于新疆迪化,享年52年,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西方知识的介绍均有所贡献的小说家、诗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 (OSI) 参考模型为基础, 针对目前DCS在我国应用现状,利用网络互连通信技术的基本方案和设计思想,就渭河发电厂专有型DCS,给出了DCS
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动力传动与控制专业盛会,2008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和2008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于10月2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
本文站在大艺术的立场上,旨在以一种跨艺术门类的思维方式,通过梳理文学与音乐的共时性与历时性上的共性关系,把握两者作为艺术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所具有的“家族相似性”,进而突
本文以三国魏王肃的《孔子家语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纵向对比考察了王肃注的注释特色、释义特点,并对王注中的部分词语进行了考释校勘。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概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