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说中的辛亥叙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gile200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亥革命给中国的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也在文学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投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涉及辛亥革命叙事的小说作品很多,不同时代的作家对于辛亥革命有不同的取材,传达了不同的文学观与历史观。  辛亥革命是民初小说家的群体记忆,有意味的是他们的辛亥革命叙事融入在通俗文学的创作中。一方面,革命大都作为哀情主人公社会活动的背景,衬托痴情男女在乱世中的悲欢离合。另一方面,革命轶事作为社会掌故穿插于言情叙事之中,增强了通俗小说的趣味性与艺术性。以辛亥革命的书写为切入口,笔者发现民初通俗作家对待辛亥革命时,表现出哀情与爱国、世俗与革命、趣味与讽刺等多种情绪的矛盾胶粘。通俗言情的显性叙事之下,隐现着他们贴近革命、关注社会的爱国观;而与政治保持距离的民间立场,又使得他们更加倾向于关照革命社会中的人情世态,具有及时反思革命的理性精神。  鲁迅的小说创作,辛亥革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药》、《阿Q正传》等小说里面都有直接的辛亥革命细节的描写,而《怀旧》、《狂人日记》等多部小说则是以辛亥革命为背景,描写了辛亥革命前后国民在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作家企图切开历史的纵轴,为读者展现一个富有寓意的历史横截面,描写日常生活中的人们面对辛亥革命的心理风波。启蒙的立场是鲁迅一以贯之的文化选择,然而作家难以冲破“铁屋子”的绝望,立足于改造国民性又不断失望,主张革命又对革命抱有怀疑态度,因此他对辛亥革命的个性经验表达,呈现出启蒙与革命的双重选择以及充满希望又怀疑犹豫的矛盾特征。他在杂文主张要支持革命,为革命的勇士呐喊助威,然而描写辛亥革命的小说文本却表现出了对这场革命的怀疑甚至否定。  李劼人是三十年代不容忽视的长篇小说家。他的大河小说三部曲——《暴风雨前》、《死水微澜》以及《大波》,以宏大叙事视野再现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三部皇皇巨著,像一卷连续的历史画卷,向读者展现了辛亥革命在四川的酝酿与爆发,堪称是记录辛亥革命的史诗。李劼人是执着于历史真实的小说家,他以历史考据的态度掌握辛亥革命的史料,以文学的手法诠释了“小说的近代史”。同时,作家具有深厚的巴蜀文化情结和民间立场,因而他的辛亥革命叙事展现出鲜明的巴蜀文化特色,彰显出伴随着时代变迁的巴蜀风俗民情的变化。  后革命视野以及民国文学视野的生成,赋予了本文所探讨的辛亥叙事阐释的可能与意义。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对辛亥题材有着不同的处理与描写,在后革命语境之下,梳理现代文学中辛亥革命的多种叙事可能,可以明晰不同叙事方法背后的文学观、革命观和历史观的变迁,以及革命话语在不同时代语境的变异,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辛亥叙事的文学与史学的意义和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将中日古典戏剧中共同出现过的王昭君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以元杂剧《汉宫秋》和能乐《昭君》为例,细致地分析和比较了王昭君形象在中日两国古典戏剧中的异同,并且结合两国的文
在所有的珍奇宝石中,蛋白石绝对算得上特立独行的另类,因为它是惟一可以选择主人的宝石。这个稍显灵性的特征源自古老欧洲大陆一个稀奇而荒诞的传说。传说,有位名叫克莉丝汀
┏━━━━━━━┳━━━━━━┳━━━━━━━━━┳━━━┳━━━━━━━┳━━━━━━━━━━┳━━━━━━━━━┳━━━━━━┳━━━━━━━━┳━━━━┳
讨论了电力系统后紧急控制中关于信息容错性和信道容错性的关键问题。由于后紧急控制是基于多代理系统的信息控制,文中首先基于传统的信息理论,建立了广义的电力系统多代理信
红系单音节颜色词的考释坚持训诂与文化、历时与共时结合的原则,采用语义场理论和义素分析法,并结合认知、色彩等多学科相关理论及方法,对每类成员进行了详细考释,也分别考察了单
随着私家车的日渐增多,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都能看到许多车主朋友驾驶私家车到野外兜风,来享受大自然的风光.但在野外道路上行车,危险性大,给安全驾驶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所以
《越绝书》成书于东汉时期,记叙的是吴越争霸的历史故事,虽以历史事实为故事的蓝本,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书中难免有很多内容出自作者的加工创造,因此这本书并不能当做严谨的史书来看
在厂网分开的电力市场初期,首先开放年度、月度合同交易,以后再考虑逐步开放日前、实时交易.东北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当前处于日前市场开放前阶段,从实际情况看,这一阶段估计要
新款奥迪A8于今年三月正式在欧洲上市,其中一大亮点便是第一次在D级车上提供了可选配的全LED前照灯,这为豪华车系设立了一个新的门槛.相比之前的R8全LED前照灯,这款来自海拉
传统的可靠性管理方式由于缺乏用户需求信息和经济激励,导致可靠性建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为了更好地管理供用电可靠性以降低停电损失,文中提出了新型停电保险机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