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痰湿证患者血清Th17、Treg细胞因子—IL-17、IL-10的表达情况,从免疫炎症角度探讨PCOS痰湿证的发病机理,为中医辨证论治PCOS提供微观依据。2.观察燥湿化痰方药启宫丸方治疗PCOS痰湿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IL-17、IL-10表达的影响,探究中药的作用机理,为中医药治疗PCOS痰湿证提供新的理论和临床支撑。方法:选择PCOS痰湿证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常规组,每组各20例),非痰湿型PCOS患者20例,同期排卵正常的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各组患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腰臀比(WHR);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性激素指标及空腹血糖(FPG)、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通过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L-17、IL-10水平,并分析IL-17、IL-10与胰岛素抵抗指标的相关性。同时,治疗组予启宫丸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常规组单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BMI、WHR、FPG、FINS、HOMA-IR、IL-17、IL-10 的变化情况。结果:1.一般情况及激素水平比较:PCOS痰湿组患者BMI、腰围、臀围及WHR均明显高于非痰湿组及对照组(P<0.01)。血清LH、T值在PCOS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PCOS两组间LH、T值无显著差异;PCOS痰湿组FPG、FI NS、HOMA-IR值均高于非痰湿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IL-17、IL-10水平的比较:PCOS两组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PCOS痰湿组IL-17水平高于非痰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S两组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PCOS痰湿组IL-10水平低于非痰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研究对象总体血清IL-17水平与FPG、FINS、HOMA-IR呈正相关关系(P<0.01);总体IL-10水平与FPG、FINS、HOMA-IR呈负相关关系(P<0.01)。4.启宫丸治疗PCOS痰湿证的临床疗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MI、WHR、FINS、HOMA-IR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均得到改善(P<0.01),治疗组对于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与常规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水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5.启宫丸对IL-17、IL-10水平的影响:治疗后,两组IL-17水平均较前降低(P<0.01),IL-10水平均较前提高(P<0.01),且治疗组对IL-17、IL-10水平的改善情况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1.PCOS痰湿证患者具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特征。2.PCOS痰湿证患者血清Th17/Treg细胞因子(IL-17,IL-10)表达异常,IL-17水平与PCOS-IR呈正相关,IL-10水平与PCOS-IR呈负相关,提示二者可能通过促进或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影响炎症信号通路从而介导胰岛素抵抗的过程,参与PCOS痰湿证的发生发展。3.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启宫丸方可更好地改善PCOS痰湿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胰岛素抵抗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纠正Th17/Treg细胞功能失衡及炎症状态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