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利用中医手法力学测量仪器和动态捕捉系统采集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L4/5椎间盘突出过程中关键的力学和运动学参数,为下一步的离体模型研究提供数据参考;(2)对关键参数进行量化分析,总结该手法操作特征,并结合手法操作步骤初步探讨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方法:(1)腰椎定点旋转手法力学参数测量:选取30例L4/5椎间盘突出患者为测试对象,术者双手配带安装压力传感器的力学测量手套,采集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操作过程中相关力学参数:(具体包括:拇指最大推扳力(kg)、预加载力(kg)、旋扳力(kg)、旋扳最大作用力(kg)),(2)腰椎定点旋转手法力学操作特征分析:将操作者关键力学指标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总结该手法操作特点;(3)腰椎定点旋转手法运动学参数测量:选取5例L4/5椎间盘突出患者为测试对象,利用动态捕捉系统设备,将信号定位器安置在患者的脊柱表面,然后捕捉镜头通过对定位器捕捉该手法操作过程中脊柱的动态曲线及实时数据,关键测量参数:腰椎前屈角度(°)、侧屈角度(°)、旋转角度(°)、旋扳前后旋转角度差(°)、平均扳动时间(ms)、最大加速度(m/s2)。结果:(1)使用手法力学测量仪器采集了30例L4/5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接受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过程中相关力学参数,左右手操作均值:拇指最大推扳力8.88±1.29Kg,预加载力4.24±1.06 Kg,旋扳力9.13±1.68 Kg,旋扳最大作用力15.2±2.39 Kg,且左右手操作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预加载力和旋扳力之间存在较强正相关关系,r=0.679,P<0.05;旋扳力和旋扳最大作用力之间存在中度正相关关系,r=0.301,P<0.05;(2)使用动态捕捉系统采集了5例L4/5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接受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过程中相关运动学参数,左右手操作均值:腰椎前屈20.19±5.57°、侧屈角度42.45±7.26°、旋转角度48.78±8.33°、旋扳前后旋转角度差9.56±2.94°、平均扳动时间874.07±93.18ms、最大加速度409.37±159.42m/s2。结论:1.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是要求操作者双手协同发力的一种技术性操作,其综合前屈、侧屈和旋转运动模式;2.同一医生左右手操作腰椎定点旋转手法关键力学参数值无显著差异;3.“旋扳冲击力”是该手法成功操作的关键步骤;4.操作过程中预加载力越大,产生的旋扳力也就越大,作用力越容易达到峰值;5.腰椎定点旋转手法具有“旋转速度快、幅度小、随发随收”的运动学特征;6.所有测试数据都是以临床患者为受试验对象并进行在体测量,且手法均由同一名医生进行操作,因此测试结果更贴近临床,可为后期的离体模型研究以及构建教学评价体系有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