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性别角色的结构与类型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zx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性别的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根据美国学者Vickis Helgeson的观点,国外的性别角色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对男女智力差异的研究,将性别角色作为人格特质的研究,性别角色类型及双性化的研究,性别角色多维度及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研究。   国内性别角色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针对少年、儿童性别角色的研究更是落后于国外学者,特别是小学生性别角色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缺乏充分的实证性研究。正是有感当前研究的不足和缺失,本文试图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性别角色进行实证性的探索。   本研究主要参考了Vickis Helgeson的观点,国内学者钱铭怡的研究方法,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五、六年级)为主要对象进行实证性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自编《小学高年级学生性别特征问卷》,用以研究11-13岁这一学生群体的性别角色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高年级学生同样包括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双性未分化四种类型。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四种类型上的人数分布比例分别为20.8[%]、20.8[%]、26.7[%]和29.8[%]。(2)男性正性量表和女性负性量表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女性正性量表和男性负性量表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了男性正性气质与女性负性气质属于同一维度,但分别位于本维度的两极;女性正性气质与男性负性气质属于同一维度,分别位于维度的两极。同时,男性正性量表与男性负性量表的相关不显著,女性正性量表与女性负性量表的相关也不显著,且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都很低,这说明了男性正性气质与男性负性气质不在同一维度上,女性正性气质与女性负性气质也不在同一维度上。这与国内中学生及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结构是一致的,有力验证了性别角色模式的双维性。(3)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的观察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四种性别角色类型人数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男性化中男生显著多于女生,女性化中女生显著多于男生,双性化中男生略少于女生,双性未分化中男生略多于女生。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学校星罗棋布。农村初中生约占全国初中生的3/4,农村初中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关系着全国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农村经济水平较差,学校里没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传统电视行业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成为备受学界和业界关注的议题。本文以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传统电视机构为研究对象,围绕供给侧
当今时代,科技革命性地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显端倪,人类发展呈现出史无前例的一体化态势,欠发达地区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势在必行,但也极为艰巨。荒凉大漠中生活的古代阿拉伯人迅速高
本文通过对第28届、29届奥运会女子体操项目中的女子团体、女子全能、女子跳马、女子高低杠、女子平衡木和女子自由体操6个项目的决赛成绩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了女子体操项目的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辽宁省8所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实施及效果评价进行调查,以期为全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