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生态城市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基础研究——以宝鸡市为例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dp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地区城市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气候干旱,降水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造成城市的资源性缺水,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所需的大量环境用水又会在一段时间内加剧城市有限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相应的水资源安全保障基础研究,对保障城市水安全,促进西北地区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结合当前宝鸡市生态城市发展面临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展开多方面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从生态城市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生态城市用水系统的特点及生态城市建设的水资源制约因素;结合日益丰富的城市水安全的观点,探讨了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研究的方向。(2)对宝鸡市降雨系统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雨日数呈递减趋势,雨日数和降水量线性相关显著;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法获得降雨序列的长程相关性在不同研究尺度上表现有所不同,未来一段时期内年降雨量总趋势减少;经干旱变化特征分析表明降雨量变化具有多阶段性和突变性,90年代后旱情发生频率增加,2000年左右发生突变后,旱情有所缓解,但仍处于较少水平;基于干旱预测模型探讨了未来年份宝鸡市干旱发生情势。(3)基于高阶统计理论,在对宝鸡市河流径流序列进行非线性辨识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了其趋势性,持续性、分形特征及混沌特性,结果表明:作为宝鸡市农业、工业及生活用水重要水源的渭河干流、支流千河及清姜河径流系统均具有分形结构和混沌特性,三条河流年径流量均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且都具有较强的持续性。(4)采用Copula函数构造河川径流的联合分布,具体分析了宝鸡市区段渭河干流及其最大一级支流千河的丰枯遭遇情况,结果表明:干支流同时出现丰、平、枯水年的概率分别为0.72,0.45和0.21;干流出现平水年,支流出现丰水年与枯水年的概率分别为0.5和0.248;支流出现枯水年,干流出现丰水年的概率为0.25。(5)分析研究了宝鸡市历史供用水结构变化特点及节水现状。结果表明,宝鸡市目前供水结构单一,主要依赖常规水源,而非常规水源的开发利用和节水具有一定潜力。(6)针对生态城市需水系统的复杂性,进行了城市需水量预测方法研究。将灰色理论与自忆性原理相结合,研究了城市用水系统的自忆性并进行了城市需水量预测;基于宝鸡市产业结构及其国内生产总值,建立了相应的可拓物元法需水量预测模型;将结构分析法和未确知数学方法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盲数理论的城市需水量不确定性预测模型。(7)探讨了生态城市河流生态需水量的研究意义及西北地区生态城市河流需水量的确定方法,计算表明,在充分考虑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条件下,宝鸡市市区渭河干流的生态需水量为3.2079亿m3,才能保证城市河流的生命力。(8)分析了城市再生水和雨水资源化的意义及其特点;分析了宝鸡市区污水处理能力的建设对生态用水的保障能力;探讨了城市雨水资源化潜力分析方法并估算了宝鸡市区雨水资源化潜力;定量计算了宝鸡市区非常规水源潜在用户需水量。(9)探讨了宝鸡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安全保障策略,明确了建设节水型城市已经刻不容缓,须将常规水源和非常规水源统筹规划,合理、高效使用,保障生态城市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作为新型的体外受精技术,可用于研究受精机理、治疗男性不育和生产转基因动物。虽然在许多动物上已经出生ICSI后代,但直到2000年才出生ICSI小
目前对于含多个叶轮的水力机械,如液力变矩器,由于叶轮之间的相互影响,其内部流动比较复杂,对其流场进行较准确地数值模拟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利用当今的CFD技术,进一步研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