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竞争越来越激烈,学业、人际关系、情感、就业、社会、家庭、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使得作为特殊群体的高职生来说有着比以往更大的心理负荷,加上他们正处青年期,心理尚未成熟,往往更容易诱发各种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高职生心理健康不仅直接影响到自身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还关系到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关注和研究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其准确定位自我人生、实现自我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心理健康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将从社会交往层面,选取社会技能、社会支持变量,探究高职生的社会技能是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还是通过社会支持为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运用了问卷测量法,采用毛新华等人(2006)结合中国国情编制的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CHUSSI)、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王欣等人编制,左晓冬等人于2004年修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为研究工具,并运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高职生心理健康总体较为乐观,但也存在着一些群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女生较男生心理更健康;文科高职生较理科高职生心理更健康;学生干部较非学生干部心理更健康;来自城镇的高职生较来自农村的高职生心理更健康。而在不同年级和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高职生的社会技能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以上,但也存在着一些群体差异,表现在男生的社会技能水平优于女生;大三的社会技能优于大一大二;学生干部的社会技能水平优于非学生干部;独生子女的社会技能水平优于非独生子。而在专业和生源地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3)高职生在客观支持上表现更好,但在利用度上表现低于全国常模。(4)高职生良好的社会技能会提高其社会支持,也会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5)高职生良好的社会支持会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6)社会支持在社会技能对心理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