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顺铂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凋亡作用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m_y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是通过65℃热酚乙醇法将卡介苗(BCG)中的多糖、核酸提取后混合而制成的免疫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过敏等多种功效。顺铂(Cisplatin,DDP)及其衍生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肿瘤最常见、有效的药物。然而,最新统计资料表明,DDP在化疗过程中不管是固有的或者是获得的耐药性使得DDP在临床上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目前我们所追寻的是改变肿瘤多重耐药,提高化疗药物疗效。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DDP联合不同浓度BCG-PSN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凋亡和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探讨BCG-PSN作为潜在性的协同抗肿瘤药物的可能性。方法:1、实验分为空白组(未加药组)、对照组DDP(0.25ug/ml)、实验组DDP加不同浓度BCG-PSN(0.25ug/ml+0.05mg/ml、0.25ug/ml+0.15mg/ml、0.25ug/ml+0.25mg/ml)。2、采用CCK-8法观察DDP加不同浓度BCG-PSN在不同作用时间(12、24h)后,T24细胞的抑制情况。3、流式细胞仪检测DDP加不同浓度BCG-PSN干预T24细胞凋亡的情况。4、Transwell小室进行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实验检测DDP加不同浓度BCG-PSN对T24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5、划痕愈合试验检测DDP加不同浓度BCG-PSN对T24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1、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在DDP联合不同浓度的BCG-PSN作用于T24细胞12h或24h后,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呈BCG-PSN作用浓度、时间依赖性;与DDP组比较,DDP+BCG-PSN(0.05mg/ml)组在作用于细胞12h后的抑制率为38.6%,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24h后其抑制率显著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联合用药组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2、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发现:DDP联合不同浓度的BCG-PSN作用于T24细胞12h后凋亡细胞数量呈BCG-PSN作用浓度依赖性增加,总的凋亡细胞范围为7.03%-59.84%。3、侵袭实验显示:DDP联合不同浓度的BCG-PSN作用于T24细24h后,T24细胞侵袭能力随着BCG-PSN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4、迁移实验显示:DDP联合不同浓度的BCG-PSN作用不同时间(0、6、12和24h)后,T24细胞的迁移能力逐渐降低,呈BCG-PSN作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BCG-PSN联合DDP能够显著抑制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加速细胞凋亡,降低其侵袭迁移能力,且呈BCG-PSN显著剂量依赖性。
其他文献
<正> 十四、重复句重复句也叫“反复句”。为了充分地表达思想内容,而把某个语句反复使用。重复句有以下几种: 1.一句一重。这类重复句最常见。如扬剧《包公告状》中赵张氏唱
应用粘接非纯剪切计算法对有关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求得了该粘接状态下胶层的拉伸弹性模量E,极限破坏负荷P,极限粘接强度λx=0等一系列特征数据,从而可以进行定量的接头设计。
中唐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整个时代由盛入衰。尤其是到了大历时期,安史之乱之后,所经历的巨变必然在文人们的心中投射出巨大的阴影。于是大历诗人成为唐代诗歌史上特殊的一群,刘长卿
国民党执政以后,实质上背离孙中山晚年确定的三大政策,但与抛弃联俄、联共政策不同,国民党中央口头上不但从未反对过民众运动,相反,还口口声声宣称拥护民众运动的政策不变。
目的探究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实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查病例号按照单号双号将其分
<正>历经三年筹备、一年多的演员训练、近四十天的合成彩排、整整七场预演磨合,舞台剧《战马》中文版终于在2015年9月4日迎来了正式演出。舞台上的《战马》有着呼唤和平的主
运用SWOT分析法对广西农村中学民族体育课程资源内部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广西农村中学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相应策略,包括加
心肌梗死后,冠脉微循环受阻而发生冠脉微循环障碍。冠脉微循环是指由直径150um以内的微血管所组成的微循环系统,包括心肌组织微静脉、毛细血管和微动脉。冠状动脉微循环是心
<正>历经两审,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以171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在新闻发布会上,司法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张
本文借助变异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结合高三复习的任务,探讨课堂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及其相应的教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