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言研究的传统由来已久,但方言学界普遍认为,方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语音和语法上,所以一直以来方言学的研究重点在语音和语法上,相对而言,方言词汇的研究则明显注意力不够,使方言词汇研究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对一个地方方言词汇进行全面的、多角度的分析、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就是从方言研究的这一薄弱环节入手,对枣庄方言进行一次综合的深入的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本文主要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通过与民族共同语的比较,来分析枣庄方言词汇的特点及演变规律,进而探讨方言词汇中的文化蕴涵,挖掘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为进一步认识枣庄方言,更好地研究枣庄方言,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全文共分四章,文前有一个前言,文后有一个结语。一至三章是全文的重点所在。前言部分为概说部分,作为全文的铺垫,重点介绍枣庄市的地理人口概况及历史沿革、枣庄方言的基本特点,使读者对枣庄方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全文的展开提供一个认识的前提。第一章主要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枣庄方言词汇的特点,主要描述了最能反映枣庄方言词汇特征的三个子系统,并对这些子系统进行词汇学的分析,从中总结出枣庄方言词汇的一些特征。第二章主要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枣庄方言词汇的词源,探讨枣庄方言词汇的动态演变形式,通过方言词汇自身过去和现在的历时比较,点明了语言演变对现实语言的重要影响。第三章的方言词汇民俗文化探究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本章分别对枣庄方言中的婚姻、丧葬、饮食、岁时节令几方面的民俗词作了详细的描述和概要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方言词汇研究的认识。第四章是为读者加深对枣庄方言的宏观认识而设计的,从词语聚合的角度归纳了枣庄方言词汇的类别,试图从社会学、文化民俗学的角度来反映枣庄特有的社会文化风貌。结语主要是对本文的总结,还包括本文的缺陷与不足以及本课题的研究前景。本文立足于大量的田野调查,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描写法和分析法,在涉及的民俗方面,尽可能多的追本溯源,希望这项工作能为方言研究的发展尽一点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