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国有股退出法律问题比较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jh8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于国有股的问题一直是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比如国有股的全流通问题,国有股的减持问题等等。但是不管是全流通也好,还是减持也罢,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国有股的合理有效地退出。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历史和社会体制的原因存在大量的国有企业,国家手中拥有大量的国有股。要想使这些国有股合理有效地退出,必须有完善健全的法律机制做保障,而我国由于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存在着大量的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应该看到国有股不单只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外国尤其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国有股。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西方曾掀起过国有股退出的热潮。他们在立法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本文将对中外法律关于国有股退出方面的规定进行比较,借鉴外国有关国有股退出方面立法的先进经验,将国有股退出的途径分为管理层收购(MOB),员工持股计划(ESOP),外资并购,国内民营资产进入四种。结合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我国的国情,从法律的角度上分析这几种途径的优缺点及可行性,同时提出有意义,有建设性的立法建议。
其他文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有关知识产权的跨国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滥用知识产权的跨国垄断行为也随之增多。如果对其规制不当,必将扰乱国际市场竞争机制,阻碍科技进步。但是,知识产
前言:逮捕是剥夺人身自由最严厉的一种强制措施。在我国,逮捕羁押期限和剥夺人身自由强度都不亚于短期自由刑。然而,犯罪嫌疑人既无权对批捕质证、提出异议,也无权对批捕决定申请
美国贸易法"301条款"体系是美国对外贸易法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也深受其苦.而目前国内对"301条款"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很有必要对美国贸易法"301条款"进行深入而现实的
学位
马克思认为,商品转化为票据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在现代社会中,票据的作用日益显要。票据作为要式证券,其作成必须按照法定方式,如缺少法定要件,就不能产生票据的法定效力。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