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多民族地区乡土民居更新适宜性设计模式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56次 | 上传用户:yiyan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与西北多元民族文化汇聚的重要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直接影响着高原生态安全、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当前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及民族文化消亡的突出问题。纵观乡土民居建筑演变发展规律,总是处于一种连续性的更新生成过程,但从当前民居建设现状来看,其营建方法正处于“新旧断层”的转型阶段,缺乏基于当代背景下乡土民居更新适宜设计模式的研究。论文以寻求高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采用历时与共时、定性与定量等综合研究方法,对青海乡土民居建筑原型、现型、新型进行整体性思考。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青海乡土民居建筑原型生成与演变规律。经过青海全省及周边省市地区系统调研以及文献的综合分析,指出“自然生成、文化驱动”...........是民居建筑原型演变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进一步对建筑背后隐含的自然与人文要素进行分析,提出“资源气候共性与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地区建筑特质。其次,研究了青海传统民居生存智慧。从自然气候、资源利用、地形地貌、文化观念四个方面,概括传统民居地区适应性,总结出“形态规整、内聚向阳、北高南低、大面宽小进深”等生存智慧。然后,论文分别对青海乡土民居更新生态技术策略和多元民族文化传承策略进行研究。在生态技术方面,强调优化提升传统营建智慧,论文对民居更新绿色设计方法及本土新型适宜性技术进行探讨。在文化传承方面,基于多元民族建筑文化多样性的地区背景,在民居地域性、生产生活方式、建筑语言等方面提出了“多样性表达”的设计策略。最后,论文对乡土民居更新适宜性设计模式进行研究。从“气候适应、技术适宜、文化传承”融合的角度,提出乡土民居更新的“整合设计”理论,并对理论内涵及运行机制进行探讨。论文还结合设计实践及典型民居更新建设实施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建构民居更新适宜设计模式的理论框架及设计方法。
其他文献
以配电自动化的组成和发展为起点,对国内外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特点、应用情况和实现效果进行评述;通过分析广州电网不同供电区的特点和建设配电自动化的效益,提出广州配电自动
<正>池州学院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成立于2012年,同年获安徽省首批教师能力发展中心。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
目前,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根本性的变革。这主要是因为市场、政府调控、以及目前的行业竞争导致的。房地产行业中,许多巨头基于分散经营风险的想法,纷纷实施不同类型的举措,将
唐代为科举制度初行期,作为新生事物有其活力,其某些情况与做法(如进士科行卷等)属空前绝后;而唐代任官须经考核始实授,其中包括书法。唐代又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高峰期,代表了特有的
“十一五”伊始,党中央做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总体建设目标,这一决定将对推进内蒙古自治
大数据载体的运用将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动态的反应性与强大的预测性、即时的指导性与超前的干预性、持久的监测性与和全面的追踪性。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产妇认知水平及乳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并对当前农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航道桥为钻石形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根据其通航设计要求,在承台上必须设置防船撞设施。介绍该桥防船撞设施与承台施工套箱结合的方案,为类似工程防船撞设计
<正>在宣传思想工作上,高校党委必须发挥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高校必须始终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工作。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尤其需要谨记纪律这条"高压线"。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