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转移瘤经肝动脉介入治疗疗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7703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肝转移瘤经肝动脉介入治疗疗效的因素,并评价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470例肝转移瘤患者共经肝动脉介入治疗1231次,化疗药物依原发肿瘤组织类型确定,肿瘤血供丰富者行栓塞治疗,栓塞剂采用超液化碘油或/和明胶海绵,对可能影响经肝动脉介入治疗疗效的因素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中位生存期(MS)13.5月,0.5-、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4%、66.8%、35.6%、16.9%、7.3%,总有效率(CR+PR)50.4%,全组无严重并发症.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血供状况、原发肿瘤是否切除、肝转移瘤单发抑或多发、有无门静脉瘤栓、介入治疗后是否行辅助化疗、原发肿瘤是否为乳腺癌与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累积生存率关系非常密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是否累及多叶、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前是否有其它部位转移与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累积生存率关系密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肝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未能手术切除肝转移瘤的有效方法.肿瘤富血供、原发肿瘤已切除、孤立性肝转移灶、肿瘤仅累及单叶、无伴发门静脉瘤栓、无其它部位转移、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后行辅助化疗、原发肿瘤为乳腺癌是获得较好介入治疗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是一种无创、简便、优良的成像方法,可以满足临床初步诊断的需要,其图像质量受心率和主动脉根部CT值的影响.结论: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的情
该文通过带低能X线的多功能ECT行术前同机融合淋巴显像,结合术中注射蓝染法来对局部解剖结构较复杂的部位(头颈部及腋窝)恶性肿瘤SLN进行检测并与平面显像比较,评价其在SLN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