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旅游地选择的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ma5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民消费水平正在稳步上涨,到2010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达到15907元。在国家鼓励扩大内需的政策下,国内旅游需求也正在逐步扩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新兴旅游地层出不穷。截止2011年,3A级以上景区达到1513家,旅游地类型呈多元化发展,游客选择范围明显增大。其中都市旅游地蓬勃发展,都市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主要方式之一。我国规模在100万以上的地级市及以上的城市共计121个,先后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都市旅游地的欣荣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如上海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呈平稳上升趋势,特别是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有利地刺激了国内旅游市场。理论背景方面,旅游者行为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目前为止,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有待我们进一步地深化与提升。   本文从旅游者个体的角度,通过从都市旅游地选择过程、行为特征、影响因素三方面内容着手建立了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的概念模型,对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通过研究以期丰富旅游者行为理论,为旅游决策行为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对都市旅游地营销及开发规划提供借鉴意义。实地调研选择上海都市旅游地,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同时利用SPSS19.0软件对获取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运用了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均值比较、方差分析等方法对上海都市旅游地选择的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国内旅游者在选择都市旅游地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都市旅游地的知名度影响,直接选择都市旅游地的可能性较大;都市旅游地选择过程中,旅游者自我决策意识较强;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呈现多样化趋势;旅游者选择后态度与评价对旅游者二次选择行为具有影响。第二,都市旅游地选择主要受到六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从影响程度的高低排序依次是环境的舒适性、景观吸引力、都市活动的体验性、个人的限制性、交通的可进入性、信息的便捷性。第三,旅游者人口学统计特征与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具有显著相关。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了性别、年龄、月收入、教育程度、职业背景等变量与影响因素呈显著相关性。最后,从上海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的优化模型中得到相应启示,主要有三点内容:都市旅游地在开发过程要注重营造舒适的环境;提升都市景观的吸引力及挖掘独特的都市文化;从旅游营销的层面上升到都市营销的层面,针对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提供不同的营销策略。   文章内容结构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案。第二章“相关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国内外旅游决策行为及旅游选择行为的研究进展。第三章“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的理论与方法”是通过对相关理论基础的梳理与启示,选取了24个都市旅游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利用构建模型的研究方法构建了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的概念模型。第四章“上海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为例,采取调查问卷方式和SPSS数据分析方法对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对上海都市旅游地选择概念模型进行了调整与优化。第五章是“结论与讨论”。
其他文献
2008年百年罕见的美国次贷危机以超乎人们预计的速度迅猛席卷全球,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挑战。但是历史的事实经验鼓励着在危机中
地质灾害的预报依然是当今面临的难题,其中最为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成灾因素众多,地质灾害预报已进入综合预报、全息预报和实时跟踪动态预报阶段,研究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体系结构具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快速的膨胀发展中。城市地域范围不断向外扩张,建设用地的开发速度也飞速加快,由此而带来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等一系列的问题。
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受制于并反作用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了准确模拟人口空间分布并描述人口分布特征,本文以内蒙古为研究区,选取1990、2000和2010
伴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及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旅游市场需求在质和量两个方面产生了显著变化,高端的星级酒店市场及廉价的旅店市场已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旅游市场客源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