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的钢琴演奏及教学研究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xxakk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兰茨·李斯特作为世界上最伟大作曲家、钢琴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影响深远、形式鲜明、激情澎湃的音乐作品。早期的李斯特参加巡演时通常会演奏那些技巧艰深、炫技浮华的钢琴作品,因此会被某些评论界人士看作炫技派,认为他“重技术、轻艺术”。中晚期的李斯特虽然仍创作技巧艰深的钢琴作品,但是相对于早期的炫技浮夸有了很大转变,开始倾向于交响化、宗教化。李斯特借鉴文学、诗歌的意境,并怀着对宗教的特殊虔诚,创作了大量的标题音乐和交响诗,使他的作品在具有高难度技巧的同时,也具备人文关怀和深厚的艺术底蕴。这首《叹息》虽为练习曲,但是其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不可小觑,因为人们在为其技术惊叹之余又体验到了艺术之美。本文通过对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的演奏分析与教学研究,力求展现李斯特技术与艺术相统一、内容与形式相吻合的艺术理念,以期对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践辅助作用。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简介李斯特并简述李斯特的钢琴作品,从而了解李斯特成为音乐大师的历程,渗透出李斯特钢琴作品的创作特征。第二章分析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的创作。首先陈述了李斯特钢琴练习曲概述与分类。其次从创作背景、创作风格、曲式结构、和声织体等方面进行音乐本体分析。第三章首先通过从节奏、技巧、力度、音色、触键、指法、踏板几方面入手,对作品的演奏技巧与声音表情进行分析;其次通过音乐形象的想像、思想情感的表现、音乐风格的诠释,对作品的演奏风格与艺术形象进行分析。第四章从教学角度出发,首先强调了对教学原则的把握;其次论述音乐处理,包括音乐表情、音响层次的展现、乐句的语气划分、音乐整体设计;再次论述了版本的分析,包括不同版本对踏瓣、力度、节奏、表情等记号的不同标注,强调版本的选择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奏程度和音乐领悟能力进行甄别。关于这首音乐作品的论述少之又少,笔者通过资料分析归纳,结合个人演奏经验与教学实践,对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的音乐本体和演奏处理进行具体分析,对作品的音乐内涵和风格把握进行深层次探讨,并且从教学角度出发研究其教学方法与应用价值.希望能为喜爱这首作品、致力于研究其演奏技巧与艺术魅力的同仁们抛砖引玉。
其他文献
剖析黑格尔美学定义 ,并与费尔巴哈美学思想比较 ,进一步说明两个美学体系的根本对立 ,以及两者的历史贡献 ,从中总结可取之处
从社会学角度看,竞技体育是按一定规则,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体运动能力,创造优异成绩,战胜对手,从而以显示个人和团体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实力为目的运动文化。在某一历史时
芭蕾舞剧是西方艺术的舶来品,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繁衍与发展,芭蕾舞剧艺术在中国历经起伏与变迁,有传统性的传承,也有突破性的创新。1959年被视为中国版《天鹅湖》的中国第一部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在大量兴建新校区的同时,部分高校老校区已陷入发展的困难境地,有的已年久失修、有的已达发展极限、有的已被置换用作商业开发、有的则已处
观赏园艺产业的发展需要植物品种的不断创新。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观赏植物的新品种培育、品质及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手段。本文就细胞工程、分子标记及基因工程三
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通过三点弯曲疲劳试验,结合扫描电镜等观测手段,定量跟踪锌系磷化膜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疲劳损伤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加载过程中,因基体材料受循
信息的存在和传递需要一定的媒介,信息媒介起源于有声语言。信息媒介的发展经历了有声语言、文字符号、纸张印刷技术、单一电子分载技术和多媒体磁光电共载技术五个阶段。信息
该文提出了一种用FP-树挖掘大数据库的新方法及其算法PCM。在该方法中,首先把大数据库划分成子数据库的集合,然后在每个子数据库上构造FP-树并挖掘它,如果子数据库的FP-树不能放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皮肤交感反应的变化与性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处于围绝经期内的健康妇
本论文对女装设计中省缝的应用方法进行了研究。省缝是女装造型设计的精髓,也是构成服装款式造型的主要结构线。本文以日本文化式原型制版方法为载体,从省缝应用原理出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