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自2004年正式实施以来,国家财政资金投入逐步增大,以及对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这充分显示了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的重视。本文作者作为一名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基层服务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对北京市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行深入调研和思考,力求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北京市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现状、成效以及问题,并通过分析,提出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效益发挥最大化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分六个部分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简要论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背景和意义。主要包括,选题依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第二部分:主要对国内外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回顾与评价。在这一部分首先总结介绍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的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政策及做法;其次介绍了我国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具体做法,介绍了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沿革,这些均为更好地研究分析北京市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做法提供了比较的依据。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北京市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现状,主要总结了北京市经济社会及农机化发展现状;并且深入介绍北京市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做法,其中介绍了北京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包括:(1)补贴机具政策的目标设定;(2)实施范围及规模;(3)补贴对象及补贴率和补贴额,以及行政工作流程。第四部分:对北京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益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农机购置补贴提高农机化水平,包括从农机装备水平角度进行分析,从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角度进行分析;二是对农民增收影响,其中明确了农民是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并从缩短购机户资金回收期角度以及通过案例分别对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进行相应的论证;三是对农业生产效率;四是对于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分析;五是对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六是对农业抗击自然灾害能力。第五部分:分析了北京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局限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存在的问题;部分中标的农机具在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农民套购或倒卖农机现象问题;补贴对象确定问题等。第六部分:提出了有效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对策建议,包括一是优化产品目录,有效地发挥政策作用;二是确保农机具优质优价,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三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四是加强农机具监督管理;五是建立新型的农机购置综合补贴机制;六是建立补贴对象优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