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全球的科技浪潮,新媒体普及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媒介。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新媒体已经在技术和工具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并成为推动信息产生和思想创新的重要动力。在崭新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获得了更多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一方面新媒体促进了主体能力的发挥,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由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重视自身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而习惯性忽视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受到新媒体的工具性影响时容易陷入困境。新媒体产生的工具理性负面影响如片面追求效率和利益的至高无上、机械化的程序标准、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边缘化等都直接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标单一、抽象,教育内容冗赘杂乱、良莠不齐以及教育方法缺乏时效性。另外,同样在新媒体环境的消极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如教育资源的供给失衡、主体的媒介素养失衡,以及大学生意识困惑和行为失范等现象。针对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影响,笔者在国内学者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问题、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以及新媒体创新应用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相关理论知识,浅显地提出了一些能够帮助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策略和方法。这些策略主要是根据主体遇到的困境和问题,在高校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允许的情况下,积极调动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属性来予以实施。实施的策略,首先是通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意识、构建发挥主体性的原则、提升主体的媒介素养等措施来全面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状态;然后是进行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当中就包括了对新媒体环境的优化、管理方式的完善以及构建有效的保障机制;最后是利用新媒体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通过创新多种具体途径如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学习平台、心理健康交互平台以及实践活动开放平台等来予以实现。这些具体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大量学者对新媒体在高校应用的研究基础上,加以优化和改进,从而达到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目的。通过本文的上述研究,笔者希望能抓住新媒体影响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特征,正确趋避新媒体的负面影响,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确切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