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叶癫痫发生与海马可塑性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h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海马可塑性改变对颞叶癫痫发生的影响,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分三部分:①通过向Sprague-Dawley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制作慢性颞叶癫痫动物模型。观察其致痫后的行为学改变,并比较其改变。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对大鼠海马及齿状回组织中细胞损伤和苔藓纤维出芽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并定量评价,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cadherin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中致痫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统计N-cadherin的表达情况,采用t检验、Bivariate相关分析来探讨其与可塑性改变的关系。③观察大鼠脑电的变化,并在颞叶癫痫模型大鼠离体海马脑片上记录自发性癫痫样电活动,应用t检验、Bivariate相关分析及Partial相关分析从多方面来了解海马可塑性改变与颞叶癫痫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的大鼠癫痫模型发作过程包括急性期、潜伏期、慢性期3个相对独立的时期,可以观察到自发性痫性发作,是理想的颞叶癫痫模型,适用于探讨颞叶癫痫的发生机制;致痫SD大鼠可以观察到海马神经元损伤、苔藓纤维出芽等可塑性改变,且随时间进行性增加;N-cadherin的表达明显增加,表达的时间和位置均与海马可塑性改变相一致,N-cadherin的表达与神经元损伤呈负相关;SE大鼠离体海马脑片CA3区可记录到自发性癫痫样电活动;神经元损伤与自发性癫痫样放电呈负相关,但在控制N-cadherin的表达后无相关性;N-cadherin的表达与自发性癫痫样放电呈正相关。结论: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具有与人类颞叶癫痫相似的特征,是理想的颞叶癫痫模型,适用于探讨颞叶癫痫的发生机制。SD大鼠致痫后可以观察到一系列神经系统可塑性改变;N-cadherin的表达与神经元损伤呈负相关,可能参与海马可塑性改变的过程;慢性颞叶癫痫大鼠离体海马脑片经刺激后可有自发性癫痫样电活动;海马神经元损伤与N-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通过可塑性改变对自发性癫痫样放电产生影响,但二者之间无直接的相关性;N-cadherin的表达与自发性癫痫样放电有明显的正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考察S100β蛋白在新生大鼠脑损伤中的作用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干预机制的研究。方法将2日龄SD大鼠分成3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模型组(HIBD组)和rhEP
目的:分析研究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为提高卵巢囊肿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56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越好的国家,其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就越高。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大概在60%~80%左右,在我国,服务业产值占比约在52.2%,同时逐年呈增加的趋
以学定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变教师灌输为学生探究,引导学生带着积极的学习情感来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
数字化变电站的快速发展对保护设备的逻辑功能测试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数字化保护设备逻辑功能现场测试主要采用基于题库式的保护设备检测系统及继电保护测试仪,但该测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