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渗透油藏经济高效开发离不开水力压裂技术。成功的水力压裂能够在地层中形成一条有一定方位、长度和导流能力的支撑裂缝,在开发过程中改变近井筒地带流体的渗流方式、增加泄油面积、提高扫油效率,最终影响油井单井产量和采收率。如果合理地部署低渗油藏的开发井网系统,使其与水力裂缝相匹配,则可充分发挥水力裂缝的增产作用。反之,开发后期便会逐渐暴露出一些难以调整的开发矛盾,降低低渗油藏开发水平。因此,本文对低渗油藏开发井网与水力裂缝系统的优化组合问题进行了研究。以长庆靖安低渗透油田为例,在充分认识储层特征及地应力方位的基础上,采用油藏数值模拟、裂缝模拟及经济评价等手段,评价了正方形反九点、变形反九点和矩形井网等三种井网型式与不同水力裂缝系统的优化组合对单井产量、含水率、采收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了各种井网类型的压力场与饱和流场分布,分析比较了各种井网类型与水力裂缝的适应性。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根据国内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现状,提出了低渗油藏的开发井网应当与水力裂缝系统优化组合的思想,即低渗透油藏开发方案编制必须考虑水力裂缝的作用,水力裂缝必须与开发井网优化匹配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井产能。 2、以长庆靖安低渗油藏为对象,研究了正方形反九点、变形反九点和矩形井网等三种井网型式与不同水力裂缝系统的组合条件下产量、采出程度、含水率与净现值等随时间的变化,分析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指出沿裂缝有利方位布井的矩形井网适合长庆靖安油田,打破了以往低渗油藏开发传统的采用反九点井网的固定模式。 3、研究了各种井网型式下的压力场及饱和度场的分布,探讨了矩形井网适合低渗油藏开发的深层原因。 4、低渗透油藏开发井网与水力裂缝系统优化组合研究为低渗透未动用储量的经济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其研究结论可为低渗透油藏开发管理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