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流点坝建筑结构及驱替实验与剩余油分析

来源 :大庆石油学院 | 被引量 : 30次 | 上传用户:a137167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许多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特别是大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剩余油空间上分布零散,挖潜困难,如何挖潜这些剩余油已成为目前提高采收率的重大难题。在剩余油分布的储层中,曲流点坝储层占了很大的比例,其内部渗流场分布特征、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机制、挖潜手段的选择等一些列问题,是目前开发地质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尽管国内外大批学者从野外露头和现代河流沉积及地下单砂体精细解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但尚未完全从机理上揭示曲流点坝内部建筑结构对渗流场的控制作用及其如何影响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无法进一步给出相应的挖潜措施。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广泛调研,针对大庆油田南部杏六区葡Ⅰ33曲流河沉积储层,借助于水平井及高密度井网资料,对其可分性进行了充分论证,将该单元进一步划分成葡Ⅰ33a、葡Ⅰ33b两个河流期沉积单元,并对葡Ⅰ33a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进行了精细解剖,建立了曲流点坝三维属性模型。参考经典理论模式,结合已得到的研究区曲流点坝内部建筑结构模式,基于沉积动力学研制两种物理实验模型并进行了相关驱替实验研究。系统分析了内部建筑结构对储层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提出了渗流场三维分布模式。科学的论证总结了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4种控制模式,并针对具体模式提出了各种挖潜方案。自主创新成果主要包括:基于水平井资料的曲流点坝识别方法及相应参数提取技术;基于沉积动力学研制并构建两种实验模型及相关驱替实验方法;注入剂波及高度为储层的1.3/3,平行侧积方向呈阶梯状;地下曲流点坝精细解剖与实验结果相结合,系统论证了曲流点坝储层在开发过程中的渗流场分布特征,提出了曲流点坝内渗流场三维分布模式;提出了曲流点坝内部建筑结构控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模式。本文的研究成果表明,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对储层的非均质性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剩余油受侧积夹层空间建筑结构及单一侧积体内部渗透率空间变化、3级界面阻流等影响,主要分布在储层的中上部。研究成果为曲流点坝储层挖潜提供了充分的地质依据,对挖潜措施的选择具有地质导向作用。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进一步进行曲流点坝储层数值模拟提供了科学的地质模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钻埋波纹钢填石压浆砼空心桩是桥梁、港口等相关建筑工程中大直径空心桩基础的一项新技术。在水下基础中,该新技术能够减少30%-40%砼体积,取消承台,加快进度,具有显著的经济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文章主要概述纺织企业的管理和创新措施,用以提升纺织企业的效率,使纺织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语言学用的灵动、组织形式的灵活、规律把握的灵便、课型定位的灵清,共同构成王君青春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特点。本文从语言学用之语言教学、组织形式之主题教学、规律把握之
近年来,西宁地区犬常见皮肤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尤其在夏季闷热而多雨,加之饲养条件制约,约占犬临床病例的20%~30%。犬皮肤病种类繁多,原因复杂,既不易根治,又容易误诊,而且有些还是人畜共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