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大气污染治理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公民缺乏自治意识,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参政议政的能力比较薄弱。这主要对当前的大气污染治理制度没有深入和透彻的理解,对自已拥有的权力和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清。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以及问卷等方案,从而将定量以及定性分析进行有效的整合,列举数据同时制作配套的图表资料,分析以及察觉实际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获得更加理想的结论,并提出可行的、相应的对策。 本文先是以探讨研究背景作为基础,随后进行文献的回顾以及综述,梳理关于公民参与的阶梯理论,同时围绕环境治理以及公共财产等配套的理论开展论述。结合理论分析了张家港市大气污染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其次为了增加本文说服力,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科学统计数据对公民参与张家港市大气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例分析,由小见大,由浅入深,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主要问题有:公民对环境问题关注程度高,但实际较少参与其中;公民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参与方式较为单一;公民与政府间信息沟通不畅;公民对于大气污染及本身的致污行为认识不足等方面。究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基础性权力的缺失,二是法律制度不完善,公民权益缺少保障。三是公民参与信息不畅,公民与政府缺乏互信,四是参与渠道有限,参与方式单一。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大气污染治理中公民参与问题的对策,一是地方政府大气污染治理体制的改革,二是公民参与意识的培养和参与积极性的提高,三是公民参与信息的公开和公民政府互信的提高,四是完善相关制度,为公民参与大气污染治理实现良好的制度保障,五是扩展公民参与渠道,实现多样化参与。以此来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