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P-3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诊断效能及疾病活动度的评估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IFIF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风湿科病房患者占比较大的一种疾病,每年因RA疾病活动所致关节畸形的患者日益增加,因次有必要积极寻找可以早期诊断或预测疾病活动度的指标。以往与疾病活动度相关的指标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易受其他因素干扰,故结果并不总是准确的。本研究拟分析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以及对早期RA的诊断效能,探讨MMP-3水平能否作为RA疾病严重程度的潜在标志物。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来我院风湿免疫科病房就诊的RA病例9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9例,中位数年龄56.90±13.30岁。同期来院健康体检者42名,其中男性10名,女性32名,中位数年龄55.10±0.89岁。用带分离胶血清管采集RA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空腹外周血,标本储存于-70℃冰箱中低温保存。采用ELISA法,使用C16000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美国Abbott,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以3 000×g相对离心力的速度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统一检测血清MMP-3。收集R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ESR、CRP、RF、CCP、Fe2+水平,计算DAS28评分。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两组结果差异、相关性分析及绘制ROC曲线评估MMP-3对RA的临床诊断意义,并探讨MMP-3与RA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1、RA组血清中MMP-3水平为(196.35±304.59)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17±19.9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3,P<0.001)。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95%CI:0.658~0.813),以60.0ng/ml为最佳界值点时,MMP-3诊断RA的敏感度为60.87%,特异度为90.48%。3、RA组患者血清MMP-3与CRP、ESR、DAS28中关节肿胀数具有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0.25,0.283,P值均<0.05),与CCP、RF、Fe2+不相关(r值分别为-0.177,-0.094,-0.322,P值均>0.05)。4、RA组中,依据DAS28评分区分的低度活动组与中度、高度活动组的MMP-3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1、活动期RA患者血清中MMP-3水平显著升高,MMP-3水平高于对照组,对RA的诊断显示了良好的临床效能。2、MMP-3水平与RA疾病活动度相关,尤其与关节肿痛数显著正相关,这在RA患者中评估疾病活动度及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参与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 EP)的男男性行为(Men who Sex with Men,MSM)中存在污名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污名感对Pr EP服药依从性和无套性行为(Condomless anal intercourse,CAI)的影响。研究方法:在沈阳、北京、深圳及重庆建立1023名基线HIV阴性高危MSM人群暴露性预防用药队列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滑膜炎为主要特点的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患者的病情若不能得到及时控制,会导致关节畸形致残,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作为生物抑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RA的治疗。短期或是长期服用,LEF均能缓解患者的疼痛,对患者临床症状起到改善作用。但由于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并非所有
目的:本研究以探讨临床血清学指标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为目的。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从医学数据智能平台,以ICD-10v6.01版疾病编码收集2010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明确诊断患有RA伴发ILD的患者,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采用倾向性评分的方法,按照1:1的原则匹配单纯RA组患者与RA-ILD组患者。筛选RA合并ILD
目的: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尚无根治方法。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散结、清火、消肿等功效,本研究应用夏枯草口服液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的HT患者,探讨二维超声与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参数评估夏枯草口服液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效果。研究方法:收
目的:比较T2DM(Type 2 Diabetes Mellitus,2型糖尿病)患者与同年龄、BMI(Body Mass Index,体质指数)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对照组人群,应用Q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下体积骨密度、腹部脂肪分布的差异;并评估QCT和DXA方法诊断骨质疏松的一致性,以及进一步分析可能导致二者诊断差异的相关影响
研究背景: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近年来患病率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因为老年人群自身机能减退等特点导致其疾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措施与一般人群大不相同。为了提高对老年SLE临床表现的认识,评估其临床特点、血清学及免疫指标的差异。我们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老年SLE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以此探索老年SLE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精准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总结2015年1月1日至201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分层应变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患者左心室各层心肌收缩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分别采集各20例Hb A1c9%(A3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组(B组)的二维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TDI)与二维斑点追踪(2D-STE)图像,仪器选用Philips EPIQ7C
目的:人类肠道中有多种微生物,它们对宿主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可以引起自身免疫,触发遗传易感个体的自身免疫或阻止自身免疫。有报道称肠道菌群失调或将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发生发展,但我国东北地区的相关资料较少。本研究中,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对辽宁地区14例SLE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对疾病的影响进行了探
目的: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不同随访时间下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使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范围为从建立数据库开始到2020年4月30日为止。通过
目的:尽管全世界范围艾滋病疫情较为平稳,然而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感染风险仍然居高不下,是HIV感染的重要关键人群及HIV传播的桥梁人群。而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医学预防措施被多国批准上市,其对HIV预防的有效性已经得到多项研究证明,但其HIV保护效能直接与服药依从性高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