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儿童慢性咳嗽与咽喉反流相关性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咽喉反流的关系,为临床医师在儿童慢性咳嗽诊治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二区(呼吸病房)2015年12月-2019年11月,咳嗽大于等于4周且经呼吸专科门诊常规治疗后效果欠佳,并入院完善24小时咽喉部pH监测的156例儿童;根据患儿月龄分为<12个月、12~72个月、≥72个月三组;根据咽喉反流诊断标准分为咽喉反流组和非咽喉反流组;确诊咽喉反流的患儿分为直立位咽喉反流组和仰卧位咽喉反流组;根据肺通气功能结果分为正常组和非正常组;根据纤维支气管镜的结果分为气管软化组和非气管软化组;根据患儿住院期间所诊断的疾病分为支气管肺炎组、支气管哮喘组及其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等)疾病。分析慢性咳嗽患儿中咽喉反流的构成比;分析咽喉反流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季节、不同疾病之间相关性;评估咽喉反流患儿经药物及生活方式治疗后的疗效。结果:1.共收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156例,男113例,女43例,男女比例2.63:1;月龄<12个月有49例(49/156,31.41%),月龄12~72个月有76 例(76/156,48.72%),月龄≥72 个月有 31 例(31/72,19.87%)。2.156例慢性咳嗽的患儿中确诊咽喉反流的有91例,阳性率是58.33%(91/156);咽喉反流阳性率与患儿性别无明显相关性(χ2=2.026,P=0.155);根据月龄分为<12个月、12~72.个月、≥72个月三组,咽喉反流的发生率分别为67.35%(33/49)、60.53%(46/76)、38.71%(1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00,P=0.035)。3.慢性咳嗽的病程长短与不同季节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500,P=0.585);咽喉反流的阳性率在各个季节无统计学差异(χ2=4.380,P=0.223)4.直立位的咽喉反流的所占比例为71.43%,仰卧位所占比例为27.47%;直立位与仰卧位咽喉反流发作次数、pH低于基线时间的百分比、Ryan指数以及平均pH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有气管软化和无气管软化两组之间咽喉反流的阳性率分别74.07%、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55,P=0.004);肺功能检查结果正常和非正常两者之间咽喉反流的阳性率分别为62.96%、7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2,P=0.430)。6.支气管肺炎组、支气管哮喘组及其它疾病组咽喉反流的阳性率分别为64.29%、47.22%、58.70%,三组之间咽喉反流的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χ2=2.04,P=0.361)7.在91例患儿中,予药物治疗(抑酸剂及促进胃肠动力药等)的患儿有65例,其中治疗有效60例,占92.31%;予饮食调整、体位改变等生活方式治疗的有26例,其中治疗有效21例,占80.77%。结论:1.咽喉反流是引起患儿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在慢性咳嗽的患儿中咽喉反流的阳性率为58.33%;<6岁患儿咽喉反流的阳性率高于≥6岁的患儿。2.慢性咳嗽的病程与季节无关;咽喉反流的阳性率与季节无关;3.直立位的咽喉反流较仰卧位的咽喉反流更为普遍,提示儿童咽喉反流可能以气体反流为主。4.气管软化的患儿咽喉反流的阳性率更高;肺功能障碍与咽喉反流的阳性率无相关性;第二部分 唾液胃蛋白酶在儿童慢性咳嗽诊断应用的研究目的:探讨唾液胃蛋白酶在儿童慢性咳嗽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上筛查慢性咳嗽中咽喉反流的患儿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19年11月因咳嗽大于等于4周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的第一医院小儿呼吸哮喘专科门诊,且经门诊常规治疗后效果欠佳并伴有咽喉部不适可疑为咽喉反流的患儿26例,作为实验组,并收集患儿的过敏史及是否有过敏性疾病的家族史,将实验组分为过敏原阳性组和过敏原阴性组、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另选取健康体检的的无呼吸道疾病的患儿29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就诊时收集1份唾液标本,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对所有收集的唾液样本进行检测唾液胃蛋白酶的浓度。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唾液胃蛋白酶的浓度的差异,并进行ROC曲线分析;对实验组中过敏原阴性或阳性以及有无家族史的患儿胃蛋白酶浓度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分析不同年龄段实验组与对照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的差异;分析实验组中予抑酸剂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1)实验组收集26例慢性咳嗽的患儿,共26份唾液样本,其中男童16例,女童10例,年龄中位数是6岁;对照组收集29例健康体检的儿童,共29份唾液样本,其中男童15例,女童14例,年龄中位数是7岁,两组患儿的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学意义(检验值分别为Z=-1.200,P=0.230;χ2=0.537,P=0.464)。两组患儿 BMI 的平均值分别为(16.77±2.36)kg/m2、(16.52±2.73)kg/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8,P=0.715)。(2)实验组和对照组唾液胃蛋白酶的浓度范围分别是7.00~35.58ng/ml、4.48~15.07ng/ml,中位数分别是12.91ng/ml、10.38ng/ml,实验组唾液中胃蛋白酶含量比对照组高,两组儿童的唾液胃蛋白酶含量的差异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Z=-2.444,P=0.015)。(3)以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9例儿童的唾液胃蛋白酶的浓度绘制ROC曲线,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672,95%的置信区间为55.0%-83.4%,约登指数为0.351,唾液中胃蛋白酶的诊断阈值浓度为14.60ng/ml,其灵敏度为38.5%,特异度为96.6%。(4)在<6岁和≥6岁两组儿童的唾液胃蛋白酶的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检验值分别为:t=-2.154P=0.064;Z=-1.549P=0.121);有过敏史和无过敏史的患儿唾液胃蛋白酶的中位数分别为12.58ng/ml、12.91ng/ml,两组儿童唾液胃蛋白酶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86,P=0.700)。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和无家族史的患儿唾液胃蛋白酶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12.87ng/ml、13.72ng/ml,两组患儿唾液胃蛋白酶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28,P=0.898)。(5)实验组中咳嗽病程12个月的三组患儿唾液胃蛋白酶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2.87ng/ml、11.29ng/ml、13.33ng/ml,其唾液胃蛋白酶浓度无统计学意义(Z=0.578,P=0.749)。(6)实验组中予抑酸剂治疗的患儿占34.61%(9/26),治疗后有效率有55.56%(5/9)。结论:1.健康患儿唾液中仍存在胃蛋白酶。2.慢性咳嗽患儿唾液胃蛋白酶的含量高于正常健康儿童唾液胃蛋白酶的含量,但诊断的灵敏度不高,仍需进一步研究慢性咳嗽患儿唾液胃蛋白酶的浓度情况。3.慢性咳嗽的患儿中,有无过敏史、过敏性疾病的家族史及咳嗽病程与患儿唾液胃蛋白酶浓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