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效应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xtm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是筹集资金,上市公司在实现其快速发展和资本运作中会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在证券市场获得初始融资后,进行再融资是上市公司可供选择的最佳筹资方式之一。从各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增发是上市公司选择得最多的股权再融资方式。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逐渐得以恢复。同时,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的方式来进行再融资,定向增发新股的数量越来越多,定向增发筹集的资金额占总股权再融资额的资金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外学者对国外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在相关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对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的长期经营绩效和定向增发前后公司价值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解释,但是他们研究的市场并没有将中国包括在内。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外学者对发展不成熟的中国市场关注不够。当然,也有国内学者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为进行了一些研究,但这些研究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是描述性统计研究,缺乏坚实的实证证据。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正负情况,以及显著性情况,让我们对定向增发公告与公司股价的相关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明确公告定向增发这一消息能否让上市公司的股价有正的反应,从而让我国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理论更加充实。本文以2006年—2009年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研究,以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价为基础,来分析定向增发公告日前后10日内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动情况。本文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办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本文的主要贡献与不足;第二部分为相关文献综述,主要对定向增发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定向增发新股公告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进行综述,并进行了文献评述;第三部分是定向增发的相关理论分析;第四部分是研究设计,介绍了数据来源、样本选取及实证研究方法;第五部分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第六部分是结论及相关启示。各部分的内容及主要观点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本文的主要贡献与不足。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入手,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效应进行研究,分析有哪些主要因素对其产生影响。通过对影响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定向增发相关理论的理解,从而对上市公司在选择合理的再融资方式时有指导作用,并为证券市场监管部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第二部分是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主要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相关的实证结果和理论解释做了归纳。国外研究文献表明,私募的公告效应显著为正,而信息不对称假说和所有权结构假说是对正公告效应进行解释的主要理论。然而,也有研究认为这两种假说的前提是购买公司新发行股票的私募投资者能够对公司价值的增加发挥作用。他们的研究表明,正的公告效应解释不通,因为由于私募的参与,大份额的股权持有者没能积极地发挥监管作用。同时,还发现国内多数实证研究都基于08年前的样本数据,且没有按不同目的,不同认购者身份和不同时段分类研究,进一步强调了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三部分是定向增发的理论分析。定向增发的发行对象是有限制的、对其股票的锁定期有明确的规定、对公司定向增发前的盈利能力要求较低、对发行的规模没有严格的规定、对定向增发的定价要求较低。目前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定向增发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一种主要方式。在对我国定向增发制度与美国私募制度进行比较中发现:美国的私募发行制度既体现了筹资的便利,又体现了筹资的效率;既对投资者进行了保护,又体现了公平原则。其中,注册的豁免、发行条件的宽松体现了筹资便利和效率:对发行方式、购买者和转售等一系列的限制则体现了投资者的保护和公平,这些要求对私募发行活动进行了具体规范,防止私募发行被公司滥用。规定私募发行可以豁免注册,进一步表达了对市场本身的信任和自信,体现了对特定投资者能力的认可。与此相比,我国还需要进—步的完善定向增发相关制度,使其融资效率越来越高。第四部分介绍了研究设计。本文的样本数据主要从CSMAR数据库下载得来,还有些数据从大智慧炒股软件、巨潮资讯网、中国证监会网页、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网站上披露的相关信息中整理得来,之后,再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筛选。本文将“董事会预案公告日”作为事件日,将事件日前10日和后10日这一时期作为事件窗口,计算事件窗口期内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的AAR和CAR。本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种类的定向增发运用参数检验的方法检验其AAR和CAR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以推断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以及公告效应是否强烈。第五部分是定向增发公告效应实证分析,主要包括对定向增发的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总体分析和不同类型的公告效应进行比较分析。首先,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总体公告效应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定向增发具有显著为正的公告效应;接着,在对不同目的的定向增发进行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资产收购类的定向增发比财务融资类的定向增发有更加强烈的公告效应,前者在公告期内的超额累积收益率更高;之后,我们对不同认购对象的定向增发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大股东参与认购财务融资类定向增发,对公司股价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有更强的公告效应;然后,在将定向增发与公开增发的公告效应进行比较中我们发现,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强于公开增发的公告效应,投资者更青睐定向增发;最后,本文还对不同年份的定向增发公告效应进行比较,发现股票市场不同时段的表现,即宏观经济环境也会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产生影响。宏观经济环境越好,定向增发公告效应越强烈。第六部分是结论,在前面五部分的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本文的结论,并得出相关启示。本文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1)本文按不同目的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进行分类对比,将定向增发分为借壳重组、收购资产、财务融资和引入战略投资者四种基本类型。由于借壳重组类定向增发往往伴随着长时间的停盘和股价连续异常上涨,这类样本在数据筛选时已经被剔除了,引入战略投资者类的定向增发样本较少,只有12家,因此,本文分析了资产收购类和财务融资类定向增发公告带来的市场反应是否有差异。结果发现,资产收购类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明显强于财务融资类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2)本文按是否有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进行了分类。为了排除定向增发目的对其公告效应的影响,本文对财务融资类定向增发按是否有大股东参与进行分类对比,分析了认购者身份是否会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产生影响。结果发现,有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财务融资类定向增发更受投资者追捧,其公告效应更强。(3)本文研究的数据既有股市“牛市”时期,又有“熊市”时期,研究了不同市场发展阶段下的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差异性。结果发现,宏观市场的表现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也产生影响,市场行情好时,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表现得明显更强烈。本文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1)本文没有对定向增发的长期股价走势进行研究。这是因为,定向增发在国内的发展不久,相关数据还不完整,研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2)本文研究的定向增发公告效应,并不包括对大宗交易股价的影响,本文相关的股价波动数据只来自于二级市场。这是因为在数据和样本方面存在局限性,本文还不能对定向增发的公告这一事件对大宗交易市场的股价的影响展开研究。
其他文献
根据宝钢原燃料性能和质量变化分析,结合高炉冶炼机理和生产操作实践,研究探讨原燃料条件劣化后的操作应对技术,提出高炉控制技术优化和改进对策,以确保高炉稳定顺行。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禁忌文化是一个相对敏感的话题,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其相对忌讳和回避的言语、行为或习俗。就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而言,了解中西禁忌文化有助于中西方跨文化交
本文以2011年春节期间的“微博禁乞”活动为引子,探讨流浪儿童的救助制度,本文以流浪儿童的救助制度为研究对象,以规范分析方法、逻辑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同时借助于政府
输送带有运输物料作用,但普通输送带为易燃材料易造成火灾危险。阻燃输送带的研发十分必要,阻燃覆盖胶作为阻燃输送带的主要组成部分,应兼具阻燃特性、高力学性能以及较好的耐磨
对外汉语教学历经了学科名称的变更,演变成为今天我们所称的汉语国际教育,在针对外国人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其教学对象、教学方式方法更是有了很大发展。游戏教学是学习外语
<正>企业背景该公司是具有混凝土预制构件和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最高资质等级(二级)的大型二类专业化公司,原为国有企业,2004年改制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对邯钢5号高炉稳定渣皮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监测控制渣中钛、镁、铝等元素和冷却水温差,有效地稳定了渣皮,实现了产量5345.76t/d、煤比165 kg/t、焦比297 kg/t的较好指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这次危机比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来势更猛,影响更广,对我国经济的危害更深。我国资本市场泡沫破裂,股票价格指数从6000多点的高位一路跌到1664.39点,沪深两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中药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筋脉瘀滞证)的临床疗效,以进一步探讨和认识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中药贴敷治疗该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入选临床观察了膝骨关节炎患
基于岩心分析、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10亚段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成岩矿物组合特征等进行了研究。马家沟组五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