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基催化剂在乙酰丙酸水相加氢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o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发展的可持续化以及能源的绿色、可再生是应对化石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途径。生物质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碳资源;生物质储量巨大,再生速度快。作为地球上唯一可以转化为常规的液态、固态、气态燃料和其它精细化学品的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资源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在当前生物质转化利用中,将生物质纤维素经“酸催化”分解为简单的平台化合物分子,再将平台化合物经“加氢/脱氧”过程转化为所需的产品是有效路径之一。  乙酰丙酸(LA)是最具竞争力的12种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之一,它主要由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高效水解而得,LA的催化转化是生物质转化利用的桥梁和纽带。以LA为原料经加氢可以制备多种化学品,其中就包括γ-戊内酯(GVL)。GVL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用途广泛,可作为绿色溶剂、食品添加剂及燃料添加剂使用,以GVL为原料可以制备更高能量密度的液体燃料(如C6-C8烯烃燃料、戊酸酯等)及高附加值化学品(如1,4-戊二醇、己二酸等)。目前对于催化乙酰丙酸加氢制备GVL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然而在催化反应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尚未明确的基本科学问题,还有一些急需解决的工艺及技术障碍。在生物质转化利用过程中水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在一些催化反应过程中它是反应物或产物,在一些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溶剂。这一点在LA的转化利用过程中尤其突出。在工业化生产中LA是由纤维素在水相体系经强酸(如浓硫酸)催化水解制备而得,生成的LA经多步分离提纯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加氢过程;如果能在水相酸环境下将LA高效催化加氢生成GVL,无疑有利于节约分离成本,也降低了反应过程所需的能耗。但是这对于催化剂而言无疑存在巨大的挑战,目前所用的催化剂体系,尤其是酸性水相中,存在活性组分流失/中毒、载体结构不稳定等问题,最终导致催化剂的失活。因此,设计和开发在酸性水相中高稳定、高活性的加氢催化剂体系尤为重要。另外,在LA水相加氢制备GVL的报道中,水对反应过程影响很大,但水影响反应过程的本质尚无深入透彻的研究。  鉴于上述问题,本论文针对水相体系中LA加氢制备GVL反应的特点,以Ru-基催化体系为研究对象,首先深入研究溶剂水在LA加氢过程中的作用本质;并通过深入研究活性组分Ru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对Ru的结构和电子性质的调控,来认识催化剂的构效关系;最终基于上述理解和认识,设计和开发了一系列高稳定性、高活性的Ru-基催化剂体系。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开发了一种高效、可在酸性水相条件下循环使用的负载型Ru/TiO2催化体系,并首次清晰阐明了水在LA加氢反应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Ru/TiO2催化剂在乙酰丙酸加氢过程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在70℃条件下,产物GVL的收率为99.9%,催化剂的本征活性(TOF)高达7676h-1。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分析表明,载体TiO2与活性金属Ru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这种强的相互作用促进了活性金属Ru在载体上的分散及稳定,从而提高了加氢活性。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发现水相中LA的加氢效率最高,水的加入明显促进了加氢反应。利用重水(D2O)同位素标记实验,质谱GC-MS、核磁(1HNMR13CNMR)等多种表征手段,首次证实在LA加氢过程中,水的促进作用源于水中的H直接参与了乙酰丙酸中-C=O基的加氢反应。  (2)水相中多数金属氧化物载体不稳定是由于其表面富含羟基(-OH),使得载体极易与水发生再水合,使载体结构坍塌,金属与载体间相互作用减弱,使得活性金属聚集长大,导致催化剂失活。基于上述认识,本论文设计通过硅烷化方法将载体表面的羟基(S(support)-O-H)转化为稳定的S-O-Si共价键,开发高稳定性、高活性的固载型Ru基催化剂。选用水相中稳定性最差的γ-Al2O3作为模型,利用有机硅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与γ-Al2O3表面裸露的-OH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稳定的Al-O-Si共价键,提高γ-Al2O3的水热稳定性;同时,利用KH550中端基-NH2官能团与活性金属Ru之间的络合作用促进Ru的分散,调变其电子状态,改变催化剂的活性。研究发现,经表面改性之后,KH550-modified-γ-Al2O3的水热稳定性明显提高;与负载型Ru/γ-Al2O3催化体系相比,固载型Ru-NH2-γ-Al2O3催化剂中活性金属Ru的分散得到了显著提高,其颗粒平均大小在1.2nm左右,约为负载型Ru/γ-Al2O3催化剂中纳米Ru颗粒尺寸的十分之一;Ru-NH2-Al2O3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是负载型Ru/γ-Al2O3催化剂的7倍;同时,有机硅对载体的表面改性及官能团-NH2对活性金属Ru的锚定作用显著提高了Ru-NH2-γ-Al2O3催化剂的稳定性,甚至在硫酸(0.5M)存在下也显示出优异的稳定性,因此在工业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此外,研究发现,Ru-NH2-γ-Al2O3催化剂表现出远高于Ru/γ-Al2O3的低温加氢性能,在25℃的温和条件下也能高效催化加氢反应,GVL的收率高达99.1%,催化剂的本征活性TOF值可达306h-1。表征结果显示Ru-NH2-γ-Al2O3催化剂高的低温活性源自于KH550中端基-NH2官能团与活性金属Ru之间的络合作用使Ru处于富电子状态。  (3)鉴于对供电子的-NH2官能团向Ru转移电子,使Ru处于富电子状态,从而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低温加氢活性的认识,选择富含π电子的石墨烯为载体,利用石墨烯丰富的离域π电子来有效促进其与金属Ru活性位之间的电子传递和反馈,这将有利于降低金属活性位的功函,有效促进金属活性位与吸附的反应物分子间的电子转移,降低催化反应的活化能和催化所需的温度。通过原位还原法制备新型Ru/RGO(石墨烯)催化剂。研究发现,与其它负载Ru基催化剂相比,Ru/RGO在LA加氢反应中具有超强的低温催化加氢性能,在常温下即可高效催化LA加氢反应,LA的转化率可达100%,选择性高达99.9%;甚至在-10℃的条件下,该催化剂可以高效催化LA加氢反应,目标产物GVL收率高达70.5%,这是目前多相催化加氢反应中所报道的最低温度。动力学研究发现,与Ru/AC催化体系相比,在Ru/RGO催化下乙酰丙酸加氢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更低(66.01kJ/mol),与均相催化反应体系相当,本征活性是Ru/AC催化体系的5倍。XPS表征证实Ru0金属活性位与石墨烯载体间具有强的电子相互反馈作用,使Ru0处于富电子状态;原位红外表征证实处于富电子状态的Ru0更有利于羰基的活化及加氢。同时,在其它含羰基化合物(如糠醛,20℃,TOF137h-1)的加氢反应过程中,Ru/RGO表现出强的低温加氢能力,表明Ru/RGO对羰基化合物加氢具有强的普适性。
其他文献
用高分辨激光光解碎片平动能谱仪研究了CFI在248nm下的光解.第一次在CF+I(P)反应通道中同时观察到了CF光解碎片的ν伞型振动和ν对称伸缩振动,解决了前人工作在实验和理论上
金属包合物独特的分子和电子结构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使之成为十几年来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该文针对这一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1.发展了一种有效的提取方法,即
一、引言  有效教学作为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效教学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它特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过程。因此,它的研究切入点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即教师的哪些活动和行为与预期教育结果有密切联系,但其落脚点则是学生,以学生的表现作为评判的依据。  如何进行“有效
本论文探索了共轭聚合物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调控,并研究了它们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和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方面的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水溶性共轭聚合物(PFP)既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该文采用脉冲微反技术重点研究了γ-AlO负载的Ni、Ni-Ce和Ni-Co催化剂上CH积炭/CO消炭反应性能,并结合多种表征手段揭示了金属-半导体相互作用(MScI)对催化剂积炭/消炭性能的
具有特殊微结构的Janus复合纳米材料在新材料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实现小尺寸Janus复合纳米颗粒的多功能化及功能的严格分区是目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论文围绕多组分的Janus
贾似道刻本原石《宣示表》,为首都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是南宋奸臣贾似道命工匠,将西晋王羲之临摹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钟繇的书法——《宣示表》摹刻上石,在刻石背面为清代书画
本论文聚焦于发展新的可见光引发的生物相容的快速成键反应。发现了可见光引发的脱羧烯丙基化反应,研究了其动力学特征,并根据发展生物相容反应的研究过程考察了其生物分子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