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农村居民看病就医问题而建立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是中央针对“三农”问题推出的一项重大的“三农”政策。2003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广大农村居民积极参与,新农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地区已全面建立起新农合制度,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居民医疗负担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卫生服务利用率得到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得到缓解。但该制度要在农村全面建立和推广,涉及的问题很多、难度也很大,这不仅是因为我国农村问题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复杂性,还因为该制度要想得到持续发展,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改进和创新。
本文以09新医改为大背景,以上高县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为切合点,来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从上高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继而引出全国新农合制度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了影响该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一步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