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碱靶向自噬与NLRP3的平衡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xia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UC早期症状以血性腹泻为主,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风险。目前UC的治疗以抗炎和免疫调节为主,长期使用现有治疗药物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有效低毒的药物来治疗IBD。有报道UC中NLRP3炎性小体被激活,相关机制有待于进一步阐明,且临床缺乏相关治疗药物。我们致力于寻找靶向NLRP3的药物。中药吴茱萸有温中止泻的作用。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是从吴茱萸的果实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前期结果显示,吴茱萸碱有抗炎作用。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1.Evo是否对实验性UC损伤有保护作用;2.考察Evo对在UC中被激活的NLRP3炎性小体是否有抑制作用;3.探究Evo是通过何种机制影响NLRP3炎性小体从而起到改善UC症状的。方法:在饮水中给予小鼠7d 3%的DSS诱导急性UC模型,造模同时每天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Evo(20、40及60 mg/kg)和阳性药物5-ASA(100 mg/kg),并设阴性对照组(po.0.5%CMC-Na)及单纯药物对照组Evo(60 mg/kg),共给药10 d,最后3 d用正常饮水替换DSS。每天称量小鼠,并观察小鼠的粪便稠度及肛门出血情况。给药10天后处死小鼠,取结肠。通过小鼠体重、结肠长度及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sosin,HE)染色初步判断Evo对急性UC的改善作用;通过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assay,ELISA)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IL-1b、IL-18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含量及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炎性细胞CD11b的渗透来验证Evo对炎症的改善作用;在THP-1巨噬细胞中检测Evo对LPS及ATP刺激后NLRP3炎性小体的改变。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到Evo影响自噬相关蛋白P62,LC3后,用免疫荧光明确Evo对自噬和炎性小体共定位的影响。通过分别干预自噬形成的不同时期后,检测Evo对NLRP3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揭示Evo抗炎的作用机制。结果:Evo能剂量依赖性地改善UC小鼠降低的体重、降低疾病活动指数(DAI)、增加结肠长度,并能修复UC小鼠的受损结肠组织结构。免疫荧光和ELISA的结果显示:给予Evo后,炎性细胞浸润减少,MPO水平降低,小鼠结肠炎性细胞因子IL-1b和IL-18含量降低。提示Evo有改善UC损伤的作用。Evo剂量依赖性地减少了LPS和ATP刺激的THP1细胞中IL-1β和IL-18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被激活的NLRP3炎性小体的蛋白表达。Evo也抑制了ASC的寡聚化、ASC的斑点形成及ASC与caspase1的共定位。这些结果表明Evo通过阻碍NLRP3炎性小体的组装而抑制了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自噬相关蛋白P62,LC3的上调提示Evo促进了自噬的发生;抑制自噬后,Evo对NLRP3炎性小体的抑制作用减弱。结论:1.Evo对实验性UC损伤的保护是通过抗炎起作用的;2.Evo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组装,从而抑制NLRP3的激活起到抗炎作用;3.Evo促进了自噬的发生、建立疾病状态下自噬与NLRP3的平衡,起到抗UC作用。4.在UC的治疗中,Evo可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候选药物。
其他文献
金源文化是黑龙江的重要历史资源,也是加快推动黑龙江文化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通过金源旅游资源开发将其蕴含的深刻历史内涵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使金源文化在社会发展
满族文化和金源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金源女真人和满族存在族源意义上的渊源关系,金源女真文化在各个方面影响着满族人,清中期产生的满族“京旗文化”也对金源文化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