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nl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机器人应用广泛、功能强大,其相关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路径规划是移动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机器人完成其它高级任务的必要基础。本文基于准结构化室内环境,对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展开理论和应用研究。旨在构建静态已知、静态未知和动态时变等不同复杂环境下具有实时性和有效性的路径规划方案,使得移动机器人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路径规划能力,从而为移动机器人的进一步实用化奠定基础。 本文首先对静态已知环境下的路径规划方法进行讨论,分别采用可视图法和随机路图法实现静态已知环境下的全局路径规划。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系统地分析了二者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了两类方法各自的适用范围。同时将准随机采样策略应用于随机路图采样点生成过程,使得采样点分布均匀性显著增强,偏差度量降低,从而提高了路径搜索的成功率。 未知环境下的路径规划重点在于如何实时获取环境信息并有效利用。本文在对传统势场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激光测距仪数据信息的改进方向权值法,方法中的安全策略更适用于实际的应用环境。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考虑不同的障碍物情况并充分利用环境信息,能够有效完成未知环境下的局部路径规划。 针对动态时变环境路径规划这一更具实际意义和挑战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概率方向权值法,依据障碍物的运动特性建立障碍物运动模型,并应用卡尔曼滤波对运动障碍物信息进行有效预估。同时基于周期规划将障碍物预估信息、实际信息与目标信息有效结合,实现了动态时变环境下存在运动障碍物和动态目标的实时路径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冲突消解策略,实现了动态环境下多机器人路径规划。该策略简单易行,保证了多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安全性。本文进行了一系列软件仿真和基于SmanROB2机器人平台的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讨论,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其他文献
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电容传感器机理的过程层析成像(PT)技术,具有非侵入、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能好、适用范围
【摘要】记忆词语单词的能力决定词汇量的多少,词汇量决定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 词汇记忆技能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17-02  英语词汇是语言基础。培养正确、合理的记忆单词方法对英语学习尤为关键。下面从记忆与遗忘规律、记单词的逻辑方法,巩固单词几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记忆单词。  一、利用
工件定位指的是一个被任意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工件,需要确定其相对于某个已知参考坐标系的位置和方向。首先,提出了广义三维定位问题作为一个欧几里德群上的最小二差乘问题。在
当前嵌入式技术的应用正以飞快的速度扩展到各个领域,嵌入式技术本身也得以长足的发展,其中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尤为突出,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而将嵌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职英语的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网络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为学生构建一个网络自主学习实践性的语言学习环境,已经越来越引起各个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成为高职院校培养满足未来职业岗位与能力需求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业岗位与能力 网络自主学习 实践性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
【摘要】新课标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注重以语言功能意念为纲,着眼于实际生活中的交际,侧重于说什么而不是怎么说。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