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出发,从现代企业理论和企业财务决策理论的分析框架入 手, 解剖了财务管理的一个具体问题——股利政策,对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 了研究,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结论,为解决股利政策中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指出了 解决的途径。本文还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分析路径和逻辑范式。 本文正文由四部分组成,按研究问题的一般逻辑顺序,即理论框架、现实情况、成因分 析和政策建议分别展开。其中第二章是全篇的理论框架。主要探讨论文研究的理论前提,介 绍股利、股利政策的基本概念和有关理论,并对股利决策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入的 分析和研讨,从而构筑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三章是现实情况的描述和分析。主要对近 年来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做总体把握,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和倾向、产 生的效应、及其动因做一般性的描述和分析。第四章是成因分析。从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入 手,围绕着第三章的内容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对造成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 第五章是政策建议。针对现阶段股利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提出解决影响股利决策 目标实现的内外部途径,并从现阶段我国股市状况和上市公司实际出发,为不同类型的上市 公司提出可供参考的股利分配模式。 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一、从现代企业理论的基本原则出发,本文阐发了有关“契约不完备”的思想,揭示了 完备契约与不完备契约的区别与联系,得出了企业所有者(股东)是企业契约不完备性的天 然承担者,也必然是企业剩余索取权的拥有者(利益主体)的结论,这一观点扩展和深化了 有关企业契约不完备性的认识。从这一观点出发,本文对国内外的几种财务决策目标,即股 东财富最大化、公司价值最大化、经理效用最大化、相关利益者利益最大化等进行了分析和 评述,探寻了几种财务决策目标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在理论上阐明了为什么股东应是上市公 司的利益主体,为什么股东财富最大化应是上市公司财务决策的目标。 二、从两权分离的现实状态出发,我们看到,对上市公司而言,存在着典型的委托-代 理关系,委托人(股东)享有的是剩余索取权和最终控制权,而代理人(经营者)享有公司 的实际控制权。委托人为实现自己的利益,以及节约代理费用和降低风险的需要,一方面在 企业内部构建公司治理结构,采取“用手投票”的方式监督经营者;另一方面在企业外部的 股票市场上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制约经营者。这也就是说,作为股利决策目标——股东 财富最大化原则,是通过以上两方面途径实现的。第11页 中国L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二、从上述理论观点出发 我们对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存在着这么几方面问题和倾向:①上市公司存在着滥用股利信号的现象;②卜市公司存在着保留盈余的倾向;③部分股利分配方案不够科学。合理、这些问题和倾向充分暴露出上市公司在股利政策决策目标和决策行为方面的矛盾。这表明,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主要下是卜市公司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成技能,不了解股利功策的一般规律等囚素引起的,而是由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决策目标和决策行为的深层次体制性囚素造成的、只有从分析和解剖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决策目标和决策行为的因素入手,才能止确把握和认清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存问题的实质,才能发掘出在这些问题和倾向背后的深层次矛盾,才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山确途径。 四、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造成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抉策目标不明确、决策行为扭曲的原因是股市建设不完善,股份制改造不到位,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效益滑坡,忽视股利决策至要性等问题。冈此,我们认为,只有解决好当前股市建设、股份制改造中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不合理、不规范的状况。 五、我们认为,上市公司的情况千差万别,各有特点,在解决好股利决策机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股利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强调的是,上市公司应提高对股利政策的重视程度,正确把握股利分配的基本原则,认真分析和研究制约股利政策的主要冈累,不断提高其股利决策水平。至于文中提出的几种只体的股利分配模式仅供卜市公司参考。 六、在研究股利政策这一具体财务管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财务决策重要内容之一的股利政策,其决策受到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组织结构建设等体制性因素的制约,只有解决影响股利政策的内外部体制性问题和丁盾,股利决策的目标才能明确,行为才能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