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司他韦关键中间体环氧化合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dongw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感冒,是指一类由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在临床上表现为畏寒、高热、浑身疲乏、四肢疼痛、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特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每年季节性流感在世界各地可造成约300~500万重症患者以及30~60万的病人死亡。磷酸奥司他韦是目前全球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抗流感药物,1996年由Gilead公司研制成功,1999年在瑞士首次上市,2001年10月在我国成功上市。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有两种磷酸奥司他韦剂型,分别为Roche生产的达菲胶囊制剂和东阳光药业生产的可威颗粒制剂。受国内2003年SRAS非典型肺炎,2009~2013年H1Nl、H7N9禽流感疫情影响,奥司他韦已成为我国最受瞩目的治疗流感药物之一。目前磷酸奥司他韦的合成路线有30多条,但是能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路线仅有三条,均需经过中间体环氧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是合成磷酸奥司他韦的关键中间体,其制备方法开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筛选分析已有的制备路线,设计了一条新型合成路线。以天然化合物莽草酸为原料,经过酯化-缩酮保护“一锅法”、甲磺酰化、选择性还原开环、碱性条件下环合4步反应得到奥司他韦关键中间体环氧化合物。采用酯化-缩酮“一锅法”合成(3R,4S,5R)-3,4-O-异戊基-5-羟基-1-环己烯-1-甲酸乙酯(IM2),利用费歇尔酯化和缩酮保护相似的反应机理,选用原甲酸三乙酯为脱水剂,苯磺酸为催化剂,促进反应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一锅法”创造性合成IM2。“一锅法”合成,中间不经分离,操作简便,减少三废,可极大提高反应的收率,两步收率为98.0%。(3R,4S,5R)-3,4-O-异戊基-5-O-(甲磺酰基)-1-环己烯-1-甲酸乙酯(IM3)的合成工艺中,以三乙胺为缚酸剂,加入高效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向IM2中5号位羟基引入-Ms基团,生成易离去的-OMs基团。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IM2与甲基磺酰氯、三乙胺、DMAP的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收率97.0%,HPLC纯度93.0%。在(3R,4S,5R)-3-(1-乙基丙氧基)-4-羟基-5-O-(甲基磺酰基)-1-环己烯-1-甲酸乙酯(IM4)的合成工艺研究中,在无水、低温条件下,采用四氯化钛-三乙基硅烷体系选择性还原开环得到IM4,粗品经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高纯度IM4。本文对加料顺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的选择,重结晶溶剂的选择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实现了高选择性还原开环,收率87.0%,HPLC检测纯度>98.0%。奥司他韦环氧化合物由IM4在碱性醇-水混合溶液中加热环合得到。通过正交试验对反应温度、时间,碱性试剂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了达到国家生产标准(GB)对产品进行重结晶纯化,重结晶收率稳定在95.0%,HPLC检测纯度>99.0%,单一杂质<0.1%。本文开发设计的奥司他韦关键中间体环氧化合物的合成路线,4步反应总收率65.3%,产品纯度高于99.0%。并通过核磁(NM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析测试方法对环氧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医健康管理融入妇科护理实践中的效果。方法:为提高妇科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医院从2021年开始在妇科护理项目中融入中医健康管理内容,2021年5月—2022年6月为实施后,2020年3月—2021年4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6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事件发生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福建某闪速炉法冶炼铜尾渣中的铜、铁等有价元素,实现铜渣的综合回收利用,针对渣中铜、铁嵌布微细及难以有效回收的问题,进行了磨矿—浮铜—弱磁选流程和磨矿—浮铜—弱磁选—重选(离心选矿机)流程比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磨矿细度为-0.03mm90%时,采用1粗3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浮选流程,可获得铜品位12.34%、铜回收率24.79%的合格铜精矿;浮铜尾矿采用弱磁选工艺,可获得铁
针对泰钢炉卷轧机的现有轧制条件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对高速钢轧辊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试验,提高轧辊冷却水量至1 571.84 m~3/h、设计初始凸度为-350~450μm、采用CVC辊型、单位轧制量控制在50 km以内时使用效果最好,轧辊下线辊面状态良好,钢带表面质量提升明显。高速钢轧辊在泰钢炉卷轧机上的使用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针对国内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频发、有限空间安全监督和管理广撒网、一刀切等问题,研究提出一种将基于危险物质、空间结构、空间环境、作业活动等4个方面影响因子的有限空间危险度,作为分级指标的有限空间安全风险分级方法,并提供了计算方法、参数选取标准、有限空间分级标准。通过实际应用,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好的可操作性,能满足有限空间安全管理的需要,可为有效控制和减少有限空间安全风
课后服务是我国推出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其不仅致力于提升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服务能力,同时也在于有效减轻家长的负担。但是,“双减”背景之下,教师在实际针对学生实施课后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能够避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又要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因此,这也对初中化学教师课后服务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双减”政策精神,探讨初中化学教师课后服务的相关落实策略十分有必要。
对广西某铝厂典型赤泥强磁选预富集粗精矿的闪速磁化焙烧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与马弗炉磁化焙烧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物料反应状态的反应热动力学过程及其工艺技术指标。结果表明,闪速磁化焙烧工艺能充分利用赤泥颗粒特性,在数十秒时间内完成马弗炉需要45 min以上才能完成的焙烧过程,并取得水平相当的工艺产品指标,凸显了闪速磁化焙烧工艺在赤泥消纳领域的潜力。
香味是重要的稻米品质性状之一,挖掘新的香稻种质资源和香味基因Badh2有利等位变异将有利于优质香稻品质的改良。本研究以包含591份来源广泛的水稻的自然群体为材料,通过氢氧化钾浸泡法筛选香稻种质,利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香味性状的主效基因Badh2进行基因分型,同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香稻香味挥发性物质成分2-AP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筛选出63份香型水稻种质,其中5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