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升本国软实力和话语权的背景下,国家提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以翻译媒介为实现手段的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传播是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翻译推动中国特色政治话语实现融通中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做出许多努力,如建设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等项目,但仍未涵盖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老挝语翻译。截至目前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老挝语翻译已有一定的积累,但部分译文仍存在译名不一等问题。为提升翻译质量和翻译的有效性有必要对已有的老挝语译文进行总结和反思。植根于中国语境的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翻译是汉译外翻译实践的难点之一,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鉴于此,本文以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老挝语翻译为研究对象,以从《中国关键词》(第一辑)和《中国关键词:十九大篇》中提取的161个词条为基础,收集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老文版)、《十九大报告》(老文版)和CRI悦生活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双语新闻等材料中出现的对应老挝语译文,作为本文的研究语料,通过归纳法、比较法和定量分析法,对当前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老挝语翻译情况进行描写,并试图提出关于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老挝语翻译的原则和提升翻译质量的对策。论文首先对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定义、特征进行探讨,并将收集到的中国特色政治话语分为两大类:术语类和非术语类。其中,涵盖党建相关概念和提法、制度名称、战略名称、外交理念、国际事务领域相关概念等内容的术语类为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主体。之后,根据异化策略和归化策略的定义及具体表现对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老挝语译文所使用的策略进行统计分析,经总结:在进行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老挝语翻译时倾向于使用异化策略,使用的次数为153次;归化策略使用较少,仅有8次。异化策略下主要使用直译法和直译加注法,归化策略下主要使用意译法,论文具体分析了这三种翻译方法的使用情况。在梳理了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老挝语翻译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使用情况后,结合学界观点尝试提出进行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老挝语翻译的原则,即政治性原则、译文读者观照原则和译名统一原则,译员在进行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老挝语翻译时应做到上述三原则的统一。其次,根据提出的翻译原则以及在对老挝语译文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出老挝语译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语言层面的问题、对词语的政治语境含义考虑不充分、误译、译名不一等。并进一步分析归纳出进行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老挝语翻译的难点,主要表现为: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解读的唯一性、汉语老挝语的差异、文化缺位现象和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翻译的时代性。最后,跳出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层面,在宏观的角度从译者、译界和国家三个方面提出提高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老挝语翻译质量的对策。论文从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老挝语翻译中使用的策略和方法、翻译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等方面对当前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老挝语翻译现状进行描写,是对以往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老挝语翻译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次尝试:一方面,总结出不同翻译方法的使用情况,希望能够为后译提供指导和启发;另一方面,论文总结出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老挝语译文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其他译者能够引以为鉴。本文提出的翻译原则以及针对翻译难点提出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今后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老挝语翻译实践和提升翻译质量提供助力。最后,最终形成的中国特色政治话语汉语-老挝语译文-英语译文三语对照表,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材料,并为后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