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运用!解郁方"法针刺干预抑郁症模型大鼠,重点考察“解郁方”的不同参数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的影响,通过对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检测来判定,开展不同针刺参数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指标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解郁方"针刺治疗抑郁症的内在机理。方法:实验一,选取普通级雄性大鼠$%只,体重&&%’&$%(,用随机软件分为)组,每组*只。造模遵从文献方法并加以改进。其中正常对照组A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B组虽经抓取、固定,但不做针刺,其它处理同针刺组。针刺干预组于造模第1天开始取百会、神门、太冲穴,在各组穴位常规消毒,选用华佗牌%+&)×&)针灸针进行针刺,百会向前平刺&,神门直刺,,太冲斜刺,。连接到-’&%&型电刺激仪。刺激强度以大鼠微颤为准,每次电针&%,每日./%%进行,共&,天。组电针刺激频率设置为&0,组为1%0,组为,%%0。所有组于&,天后测定各项指标。关于和两个生化指标的具体检测操作是,在前三个指标得出行为学比较结果的基础上,于&,天后麻醉取材,测定)组血清中和的含量。结果:空白组(组)和模型组(组)两组相比较在大鼠体重方面有显著性差异(23%+%,,23%+%));在旷场实验活动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23%+%,,23%+%));糖水偏爱度方面也有显著性差异(23%+%,,23%+%));提示造模成功。各针刺组(4 4组)和模型组(组)之间在大鼠体重、旷场实验活动度及糖水偏爱度等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23%+%,,23%+%));提示电针对改善大鼠抑郁状态有效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含量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血清中BDNF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CRH含量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治疗组组间两两比较,在提高抑郁模型血清中含量和降低CRH含量方面,2Hz频率C组都优于其他两组(1%0组和,%%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结论:应用不同频率电针“解郁方”治疗抑郁模型大鼠,在提高血清和降低方面,频率&0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