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重庆地区慈善组织的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so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两代是传统慈善事业发展的最繁荣时期,主要表现就是慈善组织的大量出现。除了养济院、栖流所等官办慈善组织之外,民间还自发掀起了创办慈善组织的热潮,各类慈善组织共同构成了古代社会相对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都曾在社会救助中起到重大作用。地处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交界地带的重庆,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复杂多样,在这种地域环境中产生的慈善组织在其创办、发展及运作方式等方面都带有异于其他地区的特征。明末清初的战乱结束之后,随着人口的增加与社会经济的不断恢复,在战争中遭受毁坏的慈善组织恢复进程相对缓慢。清代重庆地区出现最早的慈善组织为养济院,最初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创办,成为清代中前期唯一的官办慈善机构。养济院的大规模重建集中在乾隆至道光三朝,个别州县迟至同治年间才得创办,至清末养济院在重庆各州县基本得以恢复。由于养济院在救助对象与救助名额上都有明确限制,对外省流民与额外孤贫不予入院收养,伴随鳏寡孤贫人数的增加,专门收养孤贫流民的栖流所、留养局等机构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养济院不足,扩大了救助孤贫流民的范围。栖流所的创办时间要晚于养济院,其在各地的普及程度亦不及养济院。养济院与栖流所最初均是朝廷倡兴、地方政府出资创办的,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方资金的匮乏,民间开始自发捐资,参与养济院与栖流所的创设,因而出现了官办慈善组织逐步向官民合办、官督民办的性质转变。民间创办慈善组织是在官办社会救助机构的影响之下出现,因而其设置时间普遍晚于官办慈善机构,清代中期以前民间创办的慈善机构尚属罕见,此后为民间慈善组织兴起的高峰时期,重庆地区出现的此类机构数量之多、种类之广、收养人数之众为其他时期所少有,既有育婴堂、施棺局、恤嫠局、养疴所等专门救助某一弱势群体的救济机构,又有如志仁堂、至善堂、体心堂等办理各类善举的综合性组织的出现。就其数量来看,育婴、施棺埋骨、综合类机构数量较多,而拯溺救生、保节恤嫠、城市救火等组织分布较少。民间慈善组织的创设,促进了地区传统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完善,并在社会救济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地理环境与慈善组织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自然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始终是影响慈善组织数量、规模、时空分布及运作方式的重要因素。从总体分布来看,不论是官办社会救助机构还是民间慈善组织在重庆东西部地区的分布极不均衡,呈现出西多东少的状态,而在东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却少见创办。重庆各地慈善组织的建立在传统社会救助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注重施善的同时,强调教化的功能,对地区社会文化环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其他文献
<正>吴玉章(1878—1966),原名吴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他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之一。吴玉章一生,历经戊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又称B型利钠肽,是由日本学者Sudoh等从猪脑中分离纯化出来而命名的。作为“心脏激素”的利钠肽家族重要成员之一,血浆BNP水平不仅是
随着中国石化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实施,股改已经进入了尾声,当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限售条款逐个解除,我们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全流通时代。全流通的实现,使得通过二级市场进行并购重组
使用级联H桥来构成静止无功功率发生装置时,每个H桥独立的直流侧电容电压是含有二次谐波的.本文使用开关函数的计算方法,从理论上推导出了二次谐波的计算公式.同时也给出了仿
论文针对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景观生态问题,提出公路与沿线环境相融合的思想。本文以景观生态学、道路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探索适合于高速公路区域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为高速
互联网金融P2P信贷模式把借款者和投资者以一种新的形式联系到一起,既帮助了借款人筹集资金,也给予有闲钱的投资人以丰厚汇报,同时,它利用互联网思维分散了风险,也以另一种方
60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测试命题的发展变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952-1955年为主题思想和表达方法测试阶段;1981-1983年为语言知识测试阶段;1984年以后为综合测试阶段。变化的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关键的资源。土地利用变化与生产经营活动和生态环境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地表结构巨大变化和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最主要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
<正>躁动是部分大脑皮层神经元异常兴奋而引起的一种精神与运动兴奋症状的暂时状态,是神经外科患者的常见症状,既是病情加重的信号,也是病情好转的标志。躁动症状的出现,常是
会议
我国苹果产业发展比较迅速,面积和产量均世界领先,但单产、品质、人均占有量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存在,为了探索部分先进种植技术对苹果生长的影响,本文选取了我国甘肃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