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发酵肉制品中细菌的分离、鉴定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qunimadebicao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从传统发酵肉制品中分离、筛选出乳酸菌和葡萄球菌。通过对筛选得到菌株的性能测试,通过性能测试,优选得到3株乳酸菌和1株葡萄球菌,并进行鉴定。以所得菌株为发酵剂制作鸭肉发酵制品,研究了其发酵工艺及理化指标变化。主要内容如下:(1)从金华火腿、中式腊肠、腊肠中,利用MRS培养基分离得到43株革兰氏阳性菌,用MSA培养基得到24株革兰氏阳性菌。经过筛选得到的L11、L21、L31等3株乳酸菌和C11、C13、C16、C18、C23等5株革兰氏阳性球菌。其中L11、L21、L31具有产酸能力较好、不产粘性、不产H2O2、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水解精氨酸不产氨、不具有氨基酸脱羧酶活性、耐盐、耐亚酸盐等特点。而C23还具有过氧化氢酶活性、硝酸盐还原酶活性、蛋白水解能力以及脂肪水解能力。(2)通过测定筛选得到菌株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能力、产酸能力等性能,3株乳酸菌最佳生长温度是30–35℃。其中L31最适温度为30℃,而且25℃与30℃的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其他2株菌最适温度都为35℃。在15℃下,8株杆菌的生长能力受温度影响极显著。在低温条件下L21、C23生长速度最快。综合考虑4株菌的耐盐、耐亚硝酸盐性能,所以选取L11、L21、L31、C23进行鉴定。(3)根据其表型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L11为戊糖片球菌、L21为弯曲乳杆菌、L31为戊糖乳杆菌、C23为模仿葡萄球菌。(4)利用得到的菌种制作鸭肉发酵肠,并在发酵期间利用单一菌种试验确定最终使用戊糖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作为发酵剂,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单独使用乳酸菌时最佳发酵工艺:接种量108cfu/g、温度35℃、相对湿度90%、菌种配比1:1;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乳酸菌和葡萄球菌作为发酵剂时最佳发酵工艺:接种量108cfu/g、温度35℃、相对湿度85%、菌种配比2:1(乳酸菌:葡萄球菌)。(5)根据得到的发酵最佳工艺,对鸭肉发酵制品发酵过程进行微生物分析和理化分析,并对微生物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
其他文献
随着PC/104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航空摄影在航空遥感领域已经发展成为热点。轻小型飞机是低成本的新型遥感平台,它要求装载的遥感仪器体积小、重量轻、抗震性好。
黑土区特殊的地形地貌与土壤特点使其水土流失过程与黄土高原地区有明显的差异。水土流失是导致黑土资源退化乃至被彻底破坏的主要原因,黑土侵蚀导致的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和肥力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搜索引擎成了人们在互联网上查找有用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越高,从中获取的用户流量也就越多,流量越多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利润。这就
在光伏行业高速发展,光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剧增,光伏产品的质量问题渐渐浮出了水面。本文针对光伏系统集成公司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了基于流程节点的光伏系统集成公司的针对性质
目的探讨合肥地区中老年公务员体检人群慢性病、指标异常检出情况及分布特征和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
鹿血酒是以普通白酒为基本原料,经特殊工艺将马鹿血、马鹿茸、大枣、龙眼、枸杞子、人参等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中加以调配而成的。具有增强体质、抵抗疲劳、滋肝补肾、增强性功
油菜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随着油菜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倒伏已成为制约油菜高产优质和机械化收获的关键因素之一。倒伏不仅使油菜减产10%-30%,严重的田块达50%以上,而
地下管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就像人体内的各个系统,把信息和能量传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对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
理论和实践证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而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它以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链的形式发挥具体作用。因此,界定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链
多重入制造系统是以半导体、胶卷等行业为代表的一类复杂生产系统,随着信息科技和微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多重入制造系统受到学术界和工程界的普遍关注。重入现象的存在,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