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资源型山地城市空间发展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求其城市空间结构作出调整。作者认为,资源型山地城市空间拓展受山地地形、资源分布状况、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综合制约,空间演化则因发展阶段不同则表现出不同模式。资源型山地城市空间具有怎样的演化机制及其演化模式等问题,则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与目的。
本课题研究试图通过深入解析山地资源型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影响要素,探索山地资源型城市空间空间演化机制、演化模式等一系列理论,为山地资源型城市空间拓展提供理论依据,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本课题研究的主体内容可分为四大部分。
其一,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综述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山地空间结构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资源型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类型与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并提出其在空间发展、功能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其二,资源型山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影响因子及其机制。作者从动力因子、约束力因子等两方面分析资源型山地城市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并分别从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功能转变、生态景观演进等方面研究资源型山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机制。
其三,资源型山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阶段与模式。作者通过分析、研究把资源型山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阶段与模式分为散点式模式、单核单轴极化演化模式、多核多轴扩散式演化模式及多核网络式演化模式等四种,研究其内涵、适宜对象、演化规律,并结合相关国内资源型山地城市案例。
其四,资源型山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实证分析。在分析晋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历程、演化因素的基础上,从两个不同空间层次分析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并提出各个层次空间结构模式及其优化策略。